互联网安全专业人才培养 上海交通大学信息安全工程学院 薛质 教授,副院长 2016年4月22日 国家高度重视信息安全人才培养 • 2003年中办发[2003]27号文件《国家信息化领 导小组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明 确强调了要采取措施“加快信息安全人才培养, 增加全民信息安全意识”。 • 2005年教育部专门发文教高[2005]7号文件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信息安全学科、专业 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从加强信息安 全学科体系研究、信息安全博士点和硕士点建 设、稳定信息安全本科专业设置、建立信息安 全继续教育制度等十个方面提出了指导性的意 见。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 小组第一次会议上强调: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 • 2015年6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批 准增设“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 • 2015年12月,我国首批29所高校设立网络 空间安全一级学科博士点。 • 国家政策的支持和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 的设立使我国信息安全人才培养走上了快 车道,能够加强跨学科交叉融合、汇聚高 素质师资、吸纳优秀学生、加大资源投入, 这为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的 基础。 信息安全人才培养现状 2014年2月教育部、工信部办公厅正式下发《关于开展信息安全人才培养情 况调查的通知》(教高厅[2014]4号) – 统计表明,全国培养本科层次信息安全人才共有96所高校。 – 这些高校共开设136个频次专业,其中信息安全85个,信息对抗技术17个, 保密管理12个,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保密管理方向)7个,其它均为1 个。 – 全国共有75个信息安全专业授予工学学位,有13个专业授予理学学位, 有12个专业授予管理学学位, 有2个专业授予工学或理学学位,有1个专 业授予工学或法学学位。 – 样本统计表明,全国培养研究生层次信息安全人才的共有74所高校,相 关研究方向共有514个。 信息安全人才培养现状 招生情况 – 样本统计表明,近三年我国信息安全专业年均招生数10806人,其中本科 生5297人,研究生2829人,高职高专2071人,成人学历教育608人。 – 有信息安全专业博士后在站49人,分布在19所高校中。 毕业生规模 • 近三年我国高校学历教育培养的信息安全专业人才总共30667人,年均培 养信息安全专业人才10223人。 信息安全人才培养现状 师资队伍 • 统计表明,全国共有信息安全相关专业教师3115人,高层次人才总数为 232人,占教师数的7%。 • 信息安全相关研究机构185个,并有18个高层次研究团队。 • 师资队伍结构在职称和年龄方面,均呈现“两头低,中间高”的特点。 • 师资队伍在学历方面,博士占53.1%,硕士32.9%,学士6.4%。 • 教师企业经验方面,具有企业工作经历者333人,占比10.7%,分布在119 所高校中。 信息安全人才培养现状 本科生就业率及分布 • 样本统计表明,信息安全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率2011年为94.9%,2012年 为95.2%,2013年为93.9%,年均就业率94%,年度变化较小。 信息安全人才培养现状 研究生就业率及分布 • 样本统计表明,近三年信息安全专业研究生年均就业率都在97%以上。 就业前景分析 • 信息安全类毕业生就业指数在全国总共660余个二级学科专业中 排第20名,反映了信息安全的社会需求和社会认同度。 • 教育部和国家信息安全工作协调主管部门已经把信息安全人才培 养纳入特殊行业紧缺人才培养计划。教育部在阳光高考平台上公 布了2010年全国211高校信息安全本科专业就业率为B+ (≥85%)。 • 据盈速教育预测的学科专业未来就业指数,“计算机网络安全” 学科的就业指数一直保持在0.88,比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技术 的平均指数0.78和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平均指数0.65都要高。 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 据IDC预测,国内目前对信息安全专门人才的需求量高达50余万。今 后五年,社会对信息安全的人才需求量大约为每年新增1.2万人左右。 • 样本统计表明,目前我国信息安全学科各层次人才每年毕业生数平均 约为1万人左右,远远无法满足信息安全产业发展的需要。信息安全人 才问题已经成为当前严重制约信息安全产业发展的瓶颈。 • 样本统计还表明,我国信息安全学科每年毕业生中,高职高专以及成 人教育占到1/3,建设水平低,反映出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的严重不足, 导致了我国信息安全关键技术整体上比较落后。 • 扩大信息安全专业招生规模,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规模。目前各 高校信息安全专业的生师比平均为14:1,低于教育部18:1的合格标准, 这说明师资力量还有一定的余力,具有进一步扩大招生规模的能力。 人才培养中的主要问题 • 教育界和产业界的供需对接存在偏差 • 教育界按照学科内涵和边界确定研究方向、研究内容、理论体系和知识 体系,制定相应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法,进而全面系统地开展教学。 • 产业界更关心实用型人才的专门技能,期望实战能力。 • 网络空间安全技术和应用领域快速更新,安全风险层出不穷,网络攻击 和防护的对抗日益激烈,更加剧了安全人才培养与实际需求的脱离。 • 缺少网络空间安全奇才和专才的发现和培养体系 •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 非科班出身的人往往实践经验丰富,实战成果丰硕,但是专才无法完全 为国家网络空间安全事业所用,其原因包括:① 黑客技术是双刃剑;② 常规的学历培养体系很难培养出顶级“黑客”。当前人才培养体系无法 保障 “奇才”和“专才”的产生、成长和成功。 人才需求情况 国防建设 公共安 全维护 需求 电子商务 需求 业务 IT、金融、电商、民生基 础设施等公司企业 需求 单位 电子政务 电子党务 需求 需求 信息安全专业人才 需求 政府、军工、公安等 国家重要部门 需求 人才培养总体目标 • 信息安全人才应能够系统、深入地掌握本领域的专业知识,了解 本领域的现状、发展动态和国际学术研究的前沿,成为主动适应 网络安全需要和引领理论发展前沿的高端人才。 • 掌握信息化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威胁,并采用恰当的综合保护 措施,克服系统的脆弱性,控制和降低信息安全的风险度,保障 信息化的顺利进行。 • 在信息安全原理与技术方面具有扎实、宽广的理论基础,深入了 解国内外信息系统、设备、通信网络在安全保障方面的新技术和 发展动态,熟练地掌握现代网络安全技术的专业知识,具备系统、 深入的科研能力,可以进行一定的创新研究,具有独立地研究、 分析与解决本专业问题的能力,并具有一定的组织才能。 与相近一级学科的关系 计算机系统安全 互联网安全 信息与 通信工程 计算机科学 与技术 软件安全 软件工程 网络空间安全 通信安全 数学理论 硬件安全 控制系统安全 控制科学 与工程 计算理论 数学 形式化推理 信息安全理论体系 电子商务安全、电子政务安全、物联网安全、云计算安全等 各种网络空间安全应用技术 芯片安全、操作系统安全 数据库安全、中间件安全等 通信安全、互联网安全、网络对 抗、网络安全管理等 系统安全理论与技术 网络安全理论与技术 网络空间安全体系结构、大数据 分析、对抗博弈等 对称加密、公钥加密、密码分析、 侧信道分析等 网络空间理论 密码学 应用 理论体系 技术 理论体系 基础 理论体系 信息安全知识体系 信息隐藏 物联网安全 WEB安全 计算机数字取证 舆情分析及预警 隐私保护技术 云计算安全 大数据安全 垃圾信息识别与 过滤 数据存储与恢复 数据库安全 可信计算 操作系统安全 芯片安全 访问控制技术 物理安全 代码安全与漏洞 挖掘 系统安 全理论 恶意代码分析与 与技术 防御 知识模 块 可靠性技术 网络空间安全导 网络空间安全法 网络空间安全管 论 律法规 理基础 网络空 间安全 操作系 程序设计 计算机网 计算机组 数据库 基础理 统 语言 络 成 论知识 模块 数论 信息论 计算复杂性 IPv4/v6安全 VPN 网络安全协议 数字版权保护技 应用安全 术 理论与技 电子政务/电子商 术知识模 块 务安全 网络漏洞检测与 防护 网络安 全理论 通信网络安全 入侵检测与防御 与技术 知识模 块 网络攻击与防护 防火墙技术 无线通信安全 密码协议 密码分析技术 量子密码 对称密码 公钥密码 密码学 基础知 识模块 人才培养与技能竞赛 • 国内外各个机构、企业、团体近几年来开展了各具特色的信息安 全竞赛,针对不同领域和要求,发挥地域、技术领域、比赛形式 等方面优势推出了不同类型的信息安全竞赛,可谓百家争鸣。 • • • • • • • • • 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信息安全专题邀请赛 上海市信息安全技能竞赛 BCTF“百度杯”全国网络安全技术对抗赛 360杯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技术大赛 绿盟科技杯信息安全与对抗技术竞赛 四川省大学生信息安全技术大赛 各行业、各高校主办的信息安全竞赛 ...... • • • • • • • • • • Pwn2Own / Pwnium DEFCON iCTF国际黑客竞赛 Facebook Hacker Cup脸谱黑客杯 POC安全大会 Code Gate防黑客大赛 PHDays CTF CodeMeter大赛 Chaos Communication Camp Hacking at Random 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 • 2015年第八届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 中外信息安全竞赛比较 国内信息安全竞赛 国外/地区黑客比赛 竞赛背景 主要由官方主办 由民间组织/企业主办 竞赛目的 选拔、培训人才 增进技术交流、信息共享 竞赛内容 传统信息安全 不限技术领域的信息安全话题/主题 竞赛方式 理论答题+信息攻防比赛+作品评比 不限技术领域的技术切磋、交流、探 讨及网络攻防实战 技术领域 针对性弱,覆盖面广 针对性强,技术新颖 奖项设置 证书奖励为主,现金奖励为辅 现金奖励为主 引自:IDF.cn 重视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培 养 内 容 培 养 方 法 基础型教学 综合型实践 创新型实践 网络安全基础知识、 方法技术、技能教学 密码、攻防、测评、 内容安全、应用安全 等综合实训 设计大赛、企业项目、 学术研究、工程研发等 基础能力训练 拓展教育 校内教学与实训 课程教学、实验仿真、 毕业设计、名师讲座 放宽舞台 多个专业课程 协同交叉互补 引进企业项目、 推进国际交流 引进企业导师、 指导创新创业 “科研+教学+创
2016-《互联网安全专业人才培养》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本文档由 张玉竹 于 2022-04-08 09:00:21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