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热点 新形势下政府行业 信安保障工作新思路 政府事业部 陈安君 张智南 关键词 :国家网络安全等级保护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 全态势感知 监测预警 网络安全人才 摘要 :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的颁布,构成了国家信息安全监管的新形势,由 此带来网络和信息安全的保障,会在横向扩展和纵向深化两个维度上发生相应的变化,给 政府行业信息安全保障工作提出新的任务和挑战。本文结合《网络安全法》的相关规定, 梳理了安全监管新形势下政府单位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新思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内容涉及基本原则、网络安全战 障会在横向扩展和纵向深化两个维度上发生相应的变化,给政府行 略、网络空间治理目标、网络安全监管体制及政府各部门职责权限、 业信息安全保障工作提出新的任务和挑战。本文结合《网络安全法》 强化网络运行安全、重点保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义务和 的相关规定,梳理了安全监管新形势下政府单位信息安全保障工作 责任、违法惩处、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置措施等方面。 《网络安全法》 的新思路。 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规范网络空间安全管理方面问题的基础性法律, 是我国网络空间法制建设的重要里程碑。 国家法律法规、监管职能部门、监管技术规范等方面的新变化, 构成了国家信息安全监管的新形势,由此带来网络和信息安全的保 第一 :新的法律责任—需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 度 《网络安全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国家实行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 度。作为我国首部网络安全专门性法律,首次以法律形式要求国家 33 行业热点 实行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将等级保护制度从一项基本制度、基 关工作 ;需对部门、行业内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进行评估,对于容易 本国策上升到了法律层面。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国家对于等级保护 受到网络侵害的关键行业要实施重点保护 ;对于负责运营的关键信 制度全面贯彻的决心,后续各行各业尤其是政府部门对这一制度势 息基础设施应设置专门安全管理机构和安全管理负责人,并对其进 必需要严格执行。此外根据网络安全法相关规定,我们也可以看出, 行安全背景审查,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意识培训、技术培训及 网络安全法在原有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基础上,创新了网 技能考核,此外需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重要系统和数据库进行容灾 备份。 络安全等级保护的工作方法,各政府部门的信息安全建设需在原有 �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建设的基础上,将新技术新应用带来的 第三 :新的规则及义务—将个人信息保护提升到一定高度 重要信息系统建设诸如云计算、移动互联、物联网、工业控制、大 本次出台的网络安全法聚焦个人信息保护,明确任何个人或组织 数据等领域的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都纳入国家安全等级保护 不得窃取、篡改、损毁其收集的个人信息 ;网络安全运营者、网络 制度进行管理,将风险评估、安全监测、通报预警、应急演练、灾 安全产品和服务提供者的责任,不得窃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 难备份、自主可控等重点措施也纳入了国家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 个人信息,不得非法出售或非法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并规定了相应 的管理范畴。需要注意的是 :虽然许多单位已经按照原有的等级保 的法律责任。 护标准要求实施了安全防护,但在未来新修订的标准颁布后,需要 政府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会在日常办公过程中收集 按照修订后的标准要求,更新现有的防御体系,应用标准中新增的 到大量个人信息,随着网上办公便利的同时,个人信息泄露也成为政 新型安全防护技术、方法,进一步增强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 府部门面临的新挑战。本次网络安全法的出台,使得个人信息保护有 � 法可依。这是我国以的法律形式要求各行业从事网络安全运维的单 第二 :新的监管维度—需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实施重点保护 位和部门,要下大力气管好个人信息数据,这对涉及个人信息的政府 网络安全法引入了新的监管维度——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实施 行业相关部门提出了新考验。我们建议 :针对涉及到使用、存储公民 重点保护。我们首先要识别当前纳入到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范围的应 用系统,如政府网站、重要平台、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信息系统等。 个人信息的政府单位,需尽快盘点已收集、使用、存储的个人信息的 对于政府部门而言,在网络安全法即将颁布的一段时间内,需梳理《网 类型,对个人信息的载体处理分析、对使用个人信息的信息系统进行 络安全法》与现行法规之间的关系,明晰职责,建立健全相关配套 分析,积极打造个人信息的保护措施,完善单位及行业内的个人信息 标准 ;开启部门、行业、地方的立法和政策的制定、调整和完善相 保护体系,将个人信息保护意识需提高到一个新高度。 34 行业热点 � 律禁区 ;另一方面对政府、企业等各行业都提出的更高要求。《网 第四 :新的安全保障体系——建立健全以行业网络安全态势感知为 技术基础的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 络安全法》的及时颁布,顺应了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趋势,及时明确 《网络安全法》第五章专门规定网络安全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理 了网络空间行为的准则,有助于维护网络空间秩序,引领社会诚信, 制度建设,要求建立国家层面的网络安全监测预警和信息通报制度, 为政府、企业和个人网络空间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为依法治网和 强化网络安全事件风险防范机制,健全网络安全事件处置机制 ;要 依法管网提供了法律依据,为我国拓展网络空间、规范建设网络强国、 求从行业领域建立网络安全监测预警和信息通报制度。并要求网络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供强有力的法制保障。 运营者应当制定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绿盟科技作为国家级应急响应支撑单位愿意利用自身的技术优 具体概括起来 : 各级相关政府机关需建设面向国家监管部门和 势、人才优势,在政府行业党政机构、企事业单位的信息系统等级 行业所属单位的信息通报机制 , 建立感知网络安全状态的预警体系, 保护、电子政务外网、国家关键信息系统的风险管控、安全运维、 判断安全风险发生发展趋势,对发生的安全问题及时进行预警通报 网站监护、数据安全、态势感知、新一代威胁防护等方面为信息化 和事件处置 ;此外各级政府部门还需建立健全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工 建设保驾护航。 作机制,完善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通过建立行业内监测预警 与应急处置的制度和体系,从而提升整体的网络安全保护能力。 � 第五 :新的战略举措—网络安全人才培养 《网络安全法》第二十条 国家支持企业和高等学校、职业学校 等教育培训机构开展网络安全相关教育与培训,采取多种方式培养 网络安全人才,促进网络安全人才交流。 这是我国首次以法律条款的形式对网络安全领域的人才问题进 行了规定。 《网络安全法》的出台弥补了网络安全人才领域的法律空白, 表明国家更加重视网络安全人才工作,更为以后政府及各个地方出台 网络安全人才培养的细则提供了法律依据。 总的来说, 《网络安全法》一方面明确规定了网络空间活动的法 35
2017-《新形势下政府行业信安保障工作新思路》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本文档由 张玉竹 于 2022-04-08 09:17:47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