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 1: 北京市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 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 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55 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 发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开展信息惠民 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6〕23 号),结合北京市 发展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 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 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对北 京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 享的发展理念,按照建设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 型政府的要求,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方式,推进数据共享, 打通信息孤岛,推行公开透明服务,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持续 改善营商环境,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最大程度利企便 民,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共享“互联网+政 务服务”发展成果。 (二)总体目标。2017 年底前,实现自然人和法人相关证 照数据的互认共享;实现部分政务数据的网上预填和网络核验; 社会保障、纳税、生育、养老助残 60%以上业务实现足不出户 全流程网上办理;交通、住房、婚姻、出入境、户籍户政 60% 以上业务实现就近办理;与民生相关的公共服务 80%网上覆盖; 基于“北京通”,初步实现社会保障、交通、养老助残、居民健康、 居住证等领域的一卡多服务及虚拟卡应用;全市百万注册法人免 费使用“北京市法人一证通”证书。2020 年底前,实现北京市互 联网与政务服务的深度融合,全面建成市级统筹、部门协同、 四级联动、一网办理的“互联网+政务服务”新格局,构建城市精 细化运行管理体系,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实现公众办事方 便、快捷、高效,足不出户网上办理,确需现场办理的在基层 办事机构就近办理。百姓需求度高以及与企业经营密切相关的 服务,全面实现互联网化。 二、主要任务 (一)完善政务(公共)服务体系 1. 规范政务(公共)服务事项。各部门按照自然人和法人 实际办事需求,梳理政务(公共)服务事项目录,统一服务标 准。凡是涉及区级办理或市区两级联办的服务事项,要由市级 部门统一编制服务事项目录。实行政务(公共)服务事项编码 管理,实现办事材料目录化、标准化、电子化,逐步做到“同一 事项、同一标准、同一编码”。修订完善办事指南,明确需提交 材料的名称、依据、格式、份数、签名签章等要求,并提供规范 表格、填写说明和示范文本,除办事指南中已明确的条件外,不 得自行增加办事要求。编制办事常见问题知识库,提供常见问题 解答,对咨询频率较高的问题进行重点解读。2017 年底前,各 部门完成政务(公共)服务事项目录的编制、办事指南的修订以 及常见问题的梳理,全市实行事项编码管理。(责任单位:市编 办、市政务服务办、市政府各部门、各区政府) 2. 优化网上服务流程。优化简化网上服务事项申请、受理、 审查、决定、送达等流程,最大限度精简办事程序,缩短办理时 限,凡是能通过网络共享复用的材料以及通过网络核验的信息, 不得要求自然人和法人重复提交。建立网上预审机制,开展在 线填报、在线提交,及时推送预审结果,对需要补正的材料一次 性告知。2018 年底前,全面梳理能通过网络共享复用的材料、 通过网络核验的信息和能够实现网上办理的事项;对同一部门的 事项以及使用统一行政审批管理平台接件受理的事项,不再要求 自然人和法人重复提交材料;对能网上办理的事项,实现网上办 理,不再要求必须到现场办理。2020 年底前,对能通过网络共 享复用的材料,不再要求自然人和法人重复提交。(责任单位: 市政务服务办、市政府各部门、各区政府) 3.建立健全四级政务服务体系。全面整合政务服务资源, 建立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贯通、协同联动的 政务服务体系。制定基层服务机构就近办理工作机制,将服务事 项的代办、接件、受理下沉至基层,推动乡镇(街道)政务服务 中心和村(社区)便民服务点与网上服务平台无缝对接,充分利 用共享的网上政务服务资源,为公众提供就近的政策咨询和办事 服务,重点围绕劳动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扶贫脱贫等领 域,开展上门办理、免费代办等,为公众提供便捷的综合服务。 提供全市政务服务综合电子地图。2020 年底前,实现“互联网+ 政务服务”基层全覆盖,建成市级统筹、部门协同、整体联动、 一网办理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 办、市社会办、市政府各部门、各区政府) 4. 推进行政审批服务“一窗”受理。大力推进各级政府政务 (公共)服务事项在实体政务大厅集中办理,实体政务大厅管理 机构要加强对单位进驻、事项办理、流程优化、网上运行的监督 管理,推进政务服务阳光规范运行。2018 年底前,完善配套设 施,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和审批办理职权全部进驻实体政务大厅, 实行集中办理、一站式办结,切实解决公众办事在政务大厅与部 门之间来回跑腿的问题。2020 年底前,整合构建综合服务窗口, 建立“一窗受理”、一站式办理、重大项目分级协调督办等便民措 施,采取“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服务 模式,实现一站式服务。(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办、市编办、 市政府各部门、各区政府) 5. 推动自然人服务事项网上办理。凡与自然人密切相关的 服务事项,都要推行网上办理。凡是涉及非关键信息变更、证 件注销、再次签注、补领换领证件、开具证明等各部门已掌握 基本情况的服务事项,凡是涉及弱势群体的服务事项,均要实 现全流程网上办理,并通过快递、社区人员上门取件(送件)、 电子拨付等方式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实现足不出户办事。凡 是涉及确需当面确认、声明、照相、采集指纹、专业机构检测 等到现场办理的服务事项,要实现就近办理、同城通办。2017 年 底前 , 率 先 实 现与 自然 人 密 切 相 关服 务事 项 的 网上 办理 2020 年底前,全部自然人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办理。(责任单 位:市政务服务办、市经济信息化委、市编办、市社会办、涉及 自然人办事的其他市政府各相关部门、各区政府) 6.推动法人服务事项网上办理。推进“北京市法人一证通” 平台与各部门业务系统的对接,逐步实现单点登录,实现法人 办事“一号申请”。建设基于云计算的电子认证服务,逐步推行 涉企政务服务无纸化,推动法人服务事项网上办理。在全市“五 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的基础上,深化推进跨部门数据共享,支 撑“放管服”业务协同。2017 年底前,实现企业注册登记、年度 报告、变更注销、项目投资、生产经营、商标专利、资质认定、 税费办理、安全生产、统计等相关部门业务系统的单点登录; 依托“北京市法人一证通”,在政务云上提供数据加密、电子签 名、电子签章的云应用;市工商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市 人力社保局、市统计局的 80%涉企业务推行全程无纸化和网上 办理;依托全市大数据管理平台完成“五证合一”相关信息汇聚 与共享,健全业务信息采集、交换、核实与反馈技术体系,建 立跨部门数据互认共享机制,深化“北京市法人一证通”应用推 广,优化业务流程,实现企业信息登记、补充采集等业务全流 程网上办理。2020 年底前,实现全部业务系统的单点登录; 除涉密事项外,全部涉企业务实现网上办理;继续深化“五证合 一”数据共享与服务模式,进行全市推广和应用,完成全市各部 门法人事项的业务流程优化。(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办、市 经济信息化委、市编办、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市国税局、市地 税局、市人力社保局、市统计局、市民政局、北京住房公积金管 理中心、涉及法人办事的其他市政府各相关部门、各区政府) 7. 创新网上服务模式。利用全市统一的服务资源,积极推 进政务服务向移动端、自助终端、热线电话等延伸,为公众提 供多样便捷的办事渠道,实现“一网通办”。2018 年底前,引入 社会力量,积极利用第三方平台,推动预约查询、证照寄送以及 在线支付等服务。2020 年底前,开展政务服务大数据分析,把 握和预判公众办事需求,运用短信、电子邮件等辅助手段提供智 能化、个性化服务,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责任单位:市政 务服务办、市经济信息化委、市政府各部门、各区政府) 8. 全面公开服务信息。各部门各区要在政府门户网站和实 体政务大厅,集中全面公开政务(公共)服务事项目录以及与政 务(公共)服务事项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通知公告、办 事指南、审查细则、常见问题、监督举报方式和网上可办理程度, 以及行政审批涉及的中介服务事项清单等信息,实时更新、动态 管理,确保线上线下信息内容准确一致。2018 年底前,实现全 部政务服务信息公开。(责任单位:市政府信息和政务公开办、 市政务服务办、市政府各部门、各区政府) (二)优化升级政务服务平台 1. 完善北京市网上政务服务大厅功能。整合全市政务服务 资源,依托首都之窗门户网站建立贯通市、区、乡镇(街道)、 村(社区)四级的北京市网上政务服务大厅,提供政务服务事 项、重点公共服务领域的一站式服务主门户。各部门、各区要 主动做好与北京市网上政务服务大厅的对接,形成统一入口, 实现“单点登录、全网通办”,已经单独建设的网上服务系统,应 尽快与北京市网上政务服务大厅前端整合;尚未建设的,要依 托北京市网上政务服务大厅统一建设。2017 年底前,实现基础 数据的网上预填及网络核验,与公众密切相关的政务(公共) 服务事项在北京市网上政务服务大厅实现统一入口、单点登录。 2020 年底前,全部政务(公共)服务在北京市网上政务服务大 厅实现统一入口。(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办、市经济信息化委、 市政府各部门、各区政府) 2. 升级改造统一行政审批管理平台。推动北京市统一行政 审批管理平台与北京市网上政务服务大厅的融合,形成线上线 下功能互补、相辅相成的政务服务模式。加强各部门业务系统 与北京市统一行政审批管理平台的对接,开展区级平台与市级 平台的对接使用,实现审批事项的统一接入。基于“互联网+”, 建立健全市级监督系统,对全市政务服务事项进行全流程动态监 督,实现权力运行公开透明、网上留痕、全程监控,使行政监督 方式由事后监督变为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督。2017 年底 前,绝大多数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在市政务服务中心业务信息系 统中实现统一的接件、受理、反馈功能,实现各部门业务系统 及部分试点区级平台的对接。2020 年底前,实现各业务系统 与市统一行政审批管理平台的统一身份认证,互联互通,实现 “单点登录、全网通办”。(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办、市经济信 息化委、市监察委、市政府各部门、各区政府) (三)完善政务服务应用基础 1. 建设北京市电子证照库。建设全市统一的电子证照库, 汇聚涉及自然人和法人的登记、资质、许可等证照证明,为各部 门政务服务提供

docx文档 2017-北京市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实施方案

行业政策库 > 地方政府机构 > 北京市政策文件-市经信局 > 文档预览
16 页 0 下载 53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2017-北京市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实施方案 第 1 页 2017-北京市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实施方案 第 2 页 2017-北京市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实施方案 第 3 页 2017-北京市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实施方案 第 4 页 2017-北京市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实施方案 第 5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有 11 页可预览,继续阅读
本文档由 张玉竹2022-04-08 09:23:51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安信天行文库的中文名是什么?( 答案:安信天行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