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 京 市 经 济 和 信 息 化 局 文 件 京经信发〔2018〕9 号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关于印发《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行动 方案(2019 年-2022 年)》的通知 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 《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19 年-2022 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 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2018 年 12 月 20 日 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行动方案 (2019 年-2022 年) 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是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打造世界一流 —1— 智慧城市体系的重要内容。为贯彻落实国家《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快推动北京市智能 网联汽车产业创新发展,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 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牢牢把握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坚持创新引领、开放 合作、资源共享、统筹协调,着力培育产业集群,将北京建设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智能网联汽 车产业创新发展领先城市。 (二)基本原则 顶层设计,合力推进。强化城市规划、交通体系和产业政策的顶层设计,深入推动跨部门、 跨行业、跨领域协同合作,形成支撑创新发展的政策体系。不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加大示范应 用和市场化推广力度,引导创新资源和产业资源聚集。 瞄准前沿,创新驱动。瞄准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组织国家级创新资源,吸引国际顶尖人才, 打造共性关键技术支撑平台,积极开展核心技术攻关,不断提升智能网联汽车自主创新能力和标 准创制能力,形成产业核心竞争力。 需求牵引,融合发展。以推动实现人类智能出行、绿色出行的美好未来为目标,以城市创 新发展需求为导向,创新交通管理新模式,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与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深度融合, 形成现代交通新体系,提升百姓在出行安全和效率等方面的获得感。 重点突破,安全可控。集中力量突破核心器件、人工智能算法、智能计算平台、网联信息 安全、车载操作系统等保障产业安全的关键技术,加强仿真模拟、测试评价、云端监控等保障交 通安全的基础平台建设,营造安全第一、鼓励创新、稳妥推进的产业发展环境。 二、主要目标 (一)2022 年发展目标 以冬奥会实现智能网联汽车全面应用为目标,加快技术突破和产品开发步伐,加速新技术 上车,新车上路,提升实用能力,完善技术标准、应用标准、安全标准,基本完成智能网联汽车 技术体系的构建。 技术创新目标:通过传统汽车技术与智能网联技术融合创新,突破视觉传感器、雷达(毫 米波、激光等)传感器、处理器芯片等关键核心器件研发瓶颈,巩固车载计算平台、信息安全、 车路协同等优势技术环节,形成满足高级自动驾驶(L4 级别)要求的智能网联汽车完整技术体 系,技术水平进入全球第一梯队。 运行示范目标:在全国率先开展大规模、多场景示范运行,提供多级别、多种类智能网联 车辆测试及创新交通形态验证环境,形成高效、安全的新一代智能交通应用示范体系,示范运行 —2— 区域面积达到 500 平方公里。 产业发展目标:建成国内领先的智能网联汽车创新链和产业链,构建以智能制造和智慧出 行为主体的产业集群,带动京津冀地区形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制造和应用服务体系。全市智能网 联汽车及关联产业规模达到 1000 亿元。 (二)中长期发展目标 通过二十年持续迭代升级,形成世界一流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打造智能网联汽车与 智能交通深度融合的智能交通新模式,建成最具活力的自动驾驶创新生态体系和“安全、高效、 绿色、文明”智能网联汽车社会。 三、重点行动 围绕“车、路、云、网、图”五大关键要素,协同推进创新能力建设,打造北京智能网联汽 车产业链的整体优势;建立一套测试与示范应用体系,形成研发、生产、服务、应用的良性互动 , 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和新型交通服务体系加速发展。 (一)持续推进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产业化 1.强化自动驾驶技术能力。发挥北京人工智能领域的优势,研究自动驾驶计算体系架构, 推进“汽车大脑”生态建设。在车规级智能计算芯片、操作系统、计算平台、信息安全等方向,培 育一批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解决方案和设计提供商。加快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面 向自主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化需求,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汽车大脑”,引领形成我国智能网联汽 车的技术标准体系。 2.建设新型整车制造体系。发挥北京在车载计算平台的优势,积极促进传统车企与车载计 算平台的结合,支持互联网企业创新设计制造模式,加快量产 L3、L4 级别新车。加快研究智能 网联、虚拟仿真、车辆在环等整车系统级评价方法和测试环境。推动整车企业、互联网公司和出 行服务平台之间的竞合生态建设,形成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的智能制造产业链。 3.提升智能网联核心零部件研发制造能力。围绕整车需求,加强智能网联零部件产业体系 规划建设,加大创新研发投入力度,突破车规级高精度视觉传感器、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线 控底盘、智能座舱等核心芯片、零部件瓶颈,吸引全球优势产业和技术资源在京布局,形成智能 网联汽车核心零部件规模化制造能力。 (二)加快建设智能路网设施 4.大力发展以车路协同为核心的智能路网技术。发挥我市智能交通、北斗导航、位置服务 的技术优势,进一步突破交通状态精细化感知技术和多源交通数据融合技术,建立“车基-路基”全 域感知的技术体系。 5.加快开展智能路网改造。部署智能路网试点改造工程,规划建设卫星地面增强站、LTEV2X、5G-V2X 路侧单元,实现交通道路通信设施、视频监控设施、交通信号、交通标识标线智 —3— 能互联,具备路网全域感知能力,满足复杂的车路协同需要。在试点基础上,在全市应用推广一 批成熟的智能路网技术和产品,积极开展智能路网改造,建成一批互联网道路。 (三)建成满足超大城市出行需求的交通云 6.建设国内领先的交通大脑。整合交通大数据资源,建设城市交通大脑,实现交通信号、 交通组织和交通诱导三大城市交通精细化管理功能落地。突破大规模智能网联汽车云接入、云服 务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区域与全局协同的城市交通智慧决策云平台,提高智能网联时代道路通行 效率和安全性。 7.完善智慧出行服务体系。聚焦典型应用场景,强化智慧出行云服务能力,大力发展出行 综合信息服务产业,提高出行效率,加强信息监控环境建设,提升市民高效便捷、安全出行的获 得感。突破智能网联汽车高效服务技术,试点新一代出行服务模式,培育面向未来的智能交通出 行新业态。完善智慧出行服务体系。 (四)率先建设 5G 车联网 8.加快推进智能网联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动北京成为 5G 车联网重点示范应用城市, 2020 年在重点区域完成 5G 车联网建设,形成连接车与云的车联网服务能力。整合网络运营商、 设备提供商、研究院所等多方力量,形成智能网联汽车车内网、车际网和互联网互连标准。支持 5G 车联网芯片、通信基站、路侧单元、车载终端等联网关键设备的研发与产业化。 (五)大力发展高精度地图产业 9.建设动态高精度地图基础数据平台。面向智能网联汽车高级自动驾驶地图应用需求,整 合地图服务商、汽车厂商、零部件供应商、基础设施供应商、科研院所以及交通管理数据资源, 推动北斗高精度定位、多源辅助定位及相关新型定位定姿技术的深度融合,建设动态高精度地图 基础数据平台。支持地图服务商基于地图基础数据平台,开展个性化深度处理和自定义应用。 10.大力发展高精度地图产业。建立包括理论研究、动态数据采集、大数据处理、数据测 试认证等在内的高精度地图产业生态体系,形成高精度三维地图自动化、标准化生产能力,推动 地图数据快速更新和精准发布,实现高精度地图的多领域应用。推动促进高精度地图发展的相关 政策创新,加快高精度地图产业链生态建设,保持我市地图产业在智能网联汽车时代的领先地位。 (六)超前部署智能网联示范应用 11.稳步推进自动驾驶载人运行示范应用。建立并完善自动驾驶封闭测试场载人测试规范 、 体感测试评价体系。研究载人运行服务企业、自动驾驶车辆和乘客信用评价机制,建立载人运行 服务数据信息追溯、安全监管平台。设立自动驾驶综合示范区域,在安全、可控、可监管的前提 下,支持技术成熟的自动驾驶车辆在固定时段、固定区域、多种模式的载人试运行服务。 12.逐步推广物流和作业车辆的自动驾驶应用。加快推动将自动物流车辆、自动作业车辆 纳入自动驾驶车辆开放道路测试管理范畴,完善相关管理和技术规范。适时选取条件成熟的示范 —4— 园区,开展智能道路交通系统建设,实现自动驾驶的物流车辆、专用作业车辆与传统机动车辆分 道行驶、分时行驶,开展自动物流车辆试点示范。根据测试和试点累积的数据情况,逐步扩大应 用范围。 13.拓展高速路、快速路等自动驾驶测试种类。加快推动建立自动驾驶封闭测试场高速公 路场景测试规范。建设仿真模拟测试环境,大规模开展各种类型道路仿真模拟测试。推动在延崇 高速、京雄高速、新机场高速等高速路,城市主要环路、城市联络线等快速路智能网联环境、监 控测评环境建设,施划智能网联专用车道,研究在规定路段开展智能网联车辆测试试点。围绕冬 奥会等特定场景需求,在延崇高速和服务区域,开展自动驾驶、编队驾驶、摆渡接驳等测试,为 冬奥会自动驾驶应用做好技术准备。全市智能网联道路里程达到 2000 公里。 14.开展智能网联交通效率优化示范应用。选择示范区内城市道路区域,铺建全覆盖的视 频监测点位,综合分析路面交通微观动态和宏观趋势,实现信号灯配时优化、车速引导、拥堵提 醒等效率类应用,开展路侧停车引导与计费、低速作业车辆(环卫车等)自动驾驶引导等综合协 调示范应用。开展智能网联公交车道建设试点,推动公交领域 “全域感知+信息交互+协同控制” 技术综合应用,实现公交到站时刻精准预报,显著提升公交通行效率和乘坐体验。利用公交车道 的空闲时段,将一批公交专用车道建成智能网联技术实验验证平台。 15.探索面向未来的智能出行服务新技术、新模式。在示范区域内,建设无缝衔接的网络 化交通系统,支持出行服务商开展各类便捷出行的示范应用,提供包括分时租赁、智慧公交、智 慧停车、端到端定制化出行等一站式智能出行服务,形成共享式综合交通出行服务体系。建立出 行领域企业、共享车辆驾驶员和乘客信用评价、数据追溯、安全监管机制,为智慧出行服务提供 安全保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统筹协调 成立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发展推进小组,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分管领导 担任副组长,成员由市发展改革委、市科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市交通委 、 市知识产权局、市通信管理局、中关村管委会、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等相关政府部门负责同 志组成。推

doc文档 2019-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关于印发《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19年-2022年)》的通知

行业政策库 > 地方政府机构 > 北京市政策文件-市经信局 > 文档预览
6 页 0 下载 48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2019-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关于印发《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19年-2022年)》的通知 第 1 页 2019-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关于印发《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19年-2022年)》的通知 第 2 页 2019-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关于印发《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19年-2022年)》的通知 第 3 页 2019-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关于印发《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19年-2022年)》的通知 第 4 页 2019-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关于印发《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19年-2022年)》的通知 第 5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有 1 页可预览,继续阅读
本文档由 张玉竹2022-04-08 09:27:03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安信天行文库的中文名是什么?( 答案:安信天行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