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中共北京市委办公厅、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进一步加强首都之窗网站建设和管理的意见 (京办字〔2006〕10 号) 随着本市电子政务建设的不断推进,政务网站已经成为本市国家机关应用信 息技术履行职能的重要形式,对促进政务公开,改进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能具 有重要意义。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予做好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内容保障工作的意 见》(国办发〔2005〕31 号),为进一步规范首都之窗网站(北京市政务门户网 站和北京市各级国家机关网站)建设,加强运行管理,提高公共服务能力,促进 其健康有序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首都之窗网站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目标的要求,坚持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服务,为 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服务,为整合行政资源、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 水平服务,为企业和公众服务。 (二)工作原则。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统一规划,协同建设,资 源共享,安全保密。 (三)工作目标。用 3 到 5 年时间,将首都之窗网站建设成为政务公开的重 要渠道,实现除涉密信息外,政务信息全部网上公开;实现网上办事“一口受理”, 可以在线办理的行政许可项目实行在线处理,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高,使首都之 窗网站成为民主监督和公众建言献策的重要途径,进一步提高公众对首都之窗网 站的认知度和满意度。 二、不断健全、完善首都之窗网站功能 (一)夯实基础,大力推进网上政务公开。按照“严格依法、全面真实、及 时便民”的原则,确保政务公开信息全面、准确、及时和规范,同时针对经济社 会发展和公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加强公用事业单位信息公开和政务专题信息发布 以及政策法规解读工作。 (二)深化应用,加强资源整合与共享。推动行政许可项目在线处理,实现 网上办事“一口受理”,提高综合信息服务能力。不断满足企业和公众对行政许 可项目办理指南、表格下载和在线咨询、查询等需求,推进在线业务协同办理, 促进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完善。打破部门界限,以不同服务对象生命周期为线索, 整合梳理服务信息,实现分类导航服务,并逐步提供与企业和公众生产生活密切 相关的主题服务,集中展现公共服务事项全流程服务内容和全方位参考信息。 (三)注重实效,积极引导公众参与。丰富公众参与形式,引导公众广泛参 与公共事务,通过“北京市政风行风热线”、 “市长信箱”、 “留言建议”、 “网上调 查”、 “在线访谈”等栏目,征求公众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反馈有关建议的处理情 况,使首都之窗网站成为实行民主监督和建言献策的重要渠道。 三、首都之窗网站建设的推进措施 (一)规范网上政务公开信息发布,确保全面、准确、及时。要重点解决公 众关注的有关重大决策过程类信息、工作动态类信息和公用事业单位信息的公 开。由市监察局、市信息办组织编制《北京市政务网站政务公开目录》,各级国 家机关网站要按此目录逐步改造政府网站、完善网上政务公开。要逐步建立起本 市各级国家机关网站联通共享的政务信息公开机制,有关各网站要通过信息报 送、数据库对接、信息抓取、栏目共建等方式,做好对门户网站的内容保障工作。 (二)加强本市各级国家机关网站公共服务与信息资源整合。按照本市各级 国家机关职能分工和公众需求,由市信息办会同市有关部门组织编制《北京市政 务网站公共服务目录》,本市各级国家机关网站要按照目录建设和完善网上公共 服务。其他公用事业单位的信息和服务要逐步纳入整合范围。本市各级国家机关 网站要进一步推动行政许可事项在线办理,分层次逐步实现网上受理、网上查询 办事状态和结果以及全程网上办理和网上监察,门户网站要严格按照“一口受理” 的要求,逐步整合本市各级国家机关网站在线办理事项。整合“市长信箱”和“北 京市政风行风热线”等网络互动渠道。 (三)整合构建满足奥运综合服务需求的多语言“首都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2008 年北京奥运会前,要重点解决劳动就业、卫生健康、教育、交通出行、住 房、公共安全、旅游、文化等领域的公共服务及面向农村、农民的服务。进一步 推动面向外籍人士的 ebeijing 网站(www.ebeijing.gov.cn)建设,重点提供 数字地图、旅游、文化、招商引资等领域的公共服务,由市外宣办、市政府外办、 市信息办共同建立 ebeijing 网站管理委员会,负责协调网站建设有关问题。 (四)按照集成复用的原则,发挥社会力量,集约式建设首都之窗网站。 将公开内容和服务事项较少的网站逐步整合到门户网站中,将区(县)级以下政 务网站逐步整合到区(县)门户网站中。逐步实现首都之窗网站信息及服务与呼 叫中心、信息亭、数字电视、移动电话等多种终端信息共享。 (五)推进首都之窗网站法制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由市信息办组织制 定《政务网站系统接口标准》、《政务网站系统安全规范》,完善《首都之窗管理 办法》和《北京市政府网站建设与管理规范》。 四、首都之窗网站建设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统筹协调。建立市信息办牵头,市委办公厅、市人大常委 会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市政协办公厅、市发展改革委、市监察局、市财政局、 市政府法制办、市政府新闻办、市编办、市信息办等单位为成员单位的首都之窗 网站建设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每半年召开一次,协调首都之窗网站建设重大 事项,讨论通过首都之窗网站内容保障方案等重大事项。 (二)确保首都之窗网站安全。提高防范意识,制定安全方案和相关管理制 度,确定专人负责首都之窗网站安全工作。加强安全技术手段的应用,构建多层 次、金方位、全天候的安全保障体系。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制定应急预案。要做 好信息审核工作,严防涉密信息上网。一旦发生安全事件要迅速上报,及时处置。 (三)建立完善监督考评机制。将网站建设与各项业务工作紧密结合,把首 都之窗网站考评工作纳入全市电子政务绩效考核范围,按照首都之窗网站评议办 法,定期对各网站建设情况进行监督和考评。 (四)加强首都之窗网站组织建设。保障必要的人员编制和网站运行、维护 经费。 附件:首都之窗门户网站内容保障方案(略)

pdf文档 2006-中共北京市委办公厅、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首都之窗网站建设和管理的意见

行业政策库 > 地方政府机构 > 北京市政策文件-市政府 > 文档预览
3 页 0 下载 24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2006-中共北京市委办公厅、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首都之窗网站建设和管理的意见 第 1 页 2006-中共北京市委办公厅、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首都之窗网站建设和管理的意见 第 2 页 2006-中共北京市委办公厅、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首都之窗网站建设和管理的意见 第 3 页
本文档由 张玉竹2022-04-08 10:07:23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安信天行文库的中文名是什么?( 答案:安信天行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