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智慧北京行动纲要 (北京市人民政府 2012 年 3 月 7 日) 为加快推动“十二五”时期本市信息化发展,落实《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城市 信息化及重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明确智慧城市建设重点领域的发展目标、 行动计划和关键举措,有效指导政府、企业和社会开展工作,特制定本行动纲要。 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任务 和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目标,以建设国际活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企业总部 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人才聚集之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和谐宜居 之都为着力点,紧紧抓住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机遇,全力建设人人享有信息化成 果的智慧城市,以普及城市运行、市民生活、企业运营和政府服务等领域的智慧 应用为突破点,明确主题、聚焦重点,通过政府引导、多方参与的方式,全面提 升经济社会信息化应用水平,推动北京加快迈向信息社会。 (二)发展目标。 “智慧北京”是首都信息化发展的新形态,是未来十年本市信息化发展的主 题,“智慧北京”的基本特征是宽带泛在的基础设施、智能融合的信息化应用和创 新可持续的发展环境。 到 2015 年,“智慧北京”的发展目标是,实施“智慧北京”八大行动计划,建 成泛在、融合、智能、可信的信息基础设施,基本实现人口精准管理、交通智能 监管、资源科学调配、安全切实保障的城市运行管理体系,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居 民、伴随市民一生的集成化、个性化、人性化的数字生活环境,基本普及信息化 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信息技术引领企业创新变革的新型企业运营模式,全面构建 以市民需求为中心、高效运行的政府整合服务体系,形成信息化与城市经济社会 各方面深度融合的发展态势,信息化整体发展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从“数字北京” 向“智慧北京”全面跃升。 二、城市智能运行行动计划 (一)城市人口精准管理。 以居住证为载体建立全市联网、部门联动的实有人口信息系统,加强人口信 息的采集、共享和利用,有效提高人口管理的信息化和精细化水平。提高人群流 动感知能力,服务交通管理、社会治安、公共安全预警、突发事件应急等城市运 行保障活动。建立人口宏观决策支撑服务体系,服务城市人口、产业空间、交通 设施、能源资源等规划决策。 (二)交通智能管理服务。 建设全路网智能监控体系,完善交通智能控制体系,推动各类交通信息共享, 开展与周边地区的协调联动,实现联动管理。提升车辆的智能化水平,推广车辆 智能终端、不停车收费系统(ETC)、“电子绿标”等智能化应用,加强营运车辆 的智能化管理和调度。加强交通信息服务,在公共收费停车区域(场)推广停车 电子计费系统,以多种方式为出行者提供全面及时的出行服务信息。 (三)资源和生态环境智能监控。 建设智能城市生命线管理体系,推广智能电表、智能水表、智能燃气表和供 热计量器具,形成智能的电力、水资源和燃气等控制网络。完善节能监测体系, 实现对工业、交通及大型公共建筑、公共机构等主要用能行业(领域)及场所、 单位的能耗监测。建设智能的土地、环境和生态监管体系,实现对全市土地利用、 生态环境、重点污染源、地质资源和灾害、垃圾处理等领域的动态监测。 (四)城市安全智能保障。 建设城市安全视频监控网络,基本覆盖政治中心区、轨道交通、地面公交、 在建工地、餐饮企业、地下空间、公园等重点公共场所。建设社会服务管理网 格,基本覆盖全市的人、地、物、事和组织。建设安全生产智能监管网络,覆 盖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等重点行业(领 域)生产经营单位。建设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和追溯体系,逐步实现药品全品 种全过程电子监管以及重点食品、问题药品的可追溯。完善智能应急响应体系, 支撑社会公共安全、公共卫生安全、食品安全、生产安全、消防安全、森林防 火、防汛抗旱、抢险救险等领域的快速响应。加强网络安全保障能力建设,维 护网络秩序。 三、市民数字生活行动计划 (一)提供方便获取的社会公共服务。 推广“市民卡”(包括社保卡和实名交通卡等),使市民能持卡享受医疗、就 业、养老、消费支付等社会服务。加强网络化基本公共服务,推广电子病历和居 民健康档案,提供基于网络的预约挂号、双向转诊等服务,实现城镇基本医疗保 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患者持卡就医、实时结算,建设保障性住房网上服务系统, 完善用人单位、劳动力、服务机构三方便利的“一站式”网络就业服务体系。加强 基层信息化服务,完善 96156 社区服务平台、221 信息平台、农村信息管理系统 等信息系统,促进教育、医疗、就业、社保、优抚安置等基本公共服务城乡一体 化。 (二)使人人享有数字化便捷生活。 引导数字化生活,推广移动办公,发展在线教育和学习,促进数字消费,推 动“三网融合”业务全面进入家庭。建设智慧社区(村),提供智能社区服务,完 善面向老年人和特殊人群的数字便捷服务。发展智慧旅游文化服务,开展公园和 风景名胜区智能化管理试点示范,促进旅游电子商务,加快图书馆、博物馆、美 术馆、档案馆等文化资源的数字化进程。 四、企业网络运营行动计划 (一)应用信息化手段实现网络运营。 促进企业深度应用信息技术,推广网络化办公、网络协同设计制造、数字化 经营管理和无纸化运营等网络化运营模式。推广电子商务应用,引导更多的传统 制造业、服务业和农业企业应用电子商务,鼓励龙头电子商务服务企业建立全产 业链服务联盟,推动中小企业应用电子商务。 (二)应用信息技术引领创新发展。 促进网络化创业和创新,提供所需的信息资源、共性平台服务,推动各种创 新要素通过网络连接和集聚。促进企业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升级改造。 五、政府整合服务行动计划 (一)以市民需求为中心整合服务。 建设公共集成服务体系,以市民需求为中心,提高首都之窗网站群、政务服 务中心、政府服务热线等多渠道、多层级联动集成服务能力。推动电子公共服务 向基层延伸,使居民可以在社区(村)、街道(乡镇)基层服务站点办理劳动就 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各种便民服务事项。 (二)以信息化为手段支撑科学管理。 建设多级政府决策服务体系。提高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 等机关内部管理信息化水平。提高对政府机关的监察、审计和绩效考核信息化水 平。 六、信息基础设施提升行动计划 (一)完善高速泛在的信息网络。 建设“无线城市”,形成覆盖全部平原地区的高速无线网络,开展新一代宽带 无线网络试点。建设城乡一体的高性能光纤网络,实现光纤到企入户,覆盖全市 各社区(村)。加快有线电视高清交互改造,推进“三网融合”。进一步提升政务 信息网络的性能,有效利用卫星通讯技术保障应急指挥,加快建设政务和公共服 务高清视频传输网络。 (二)统筹建设全市政务信息基础设施。 建设全市统一的传感终端网络、政务物联数据专网、无线宽带专网及物联网 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一流的数据中心。统筹建设全市便民服务终端网络,整合部 署社区、公共场所、办公楼宇的信息屏、“缴费通”等服务终端。 七、智慧共用平台建设行动计划 (一)统筹建设政务服务共用平台。 建设和完善空间实体可视化服务、政务云计算服务、物联网应用支撑、统一 用户认证、政务信息资源数据库服务等政务服务共用平台。 (二)统筹建设社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 统筹发展中小企业信息化、电子商务等社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 八、应用与产业对接行动计划 (一)通过应用带动产业高端发展。 推动需求与产业对接,建立“智慧北京”需求与解决方案对接机制,开展“智 慧北京”的应用试点和认证,推动建设一批“智慧北京”体验中心、示范社区(村)、 示范企业和示范园区,推广“智慧北京”品牌,使北京成为全国各类智慧应用的试 验、展示和宣传中心。 (二)促进产业创新,支撑重点应用。 加强关键技术、基础软件的自主研发,促进城市管理、现代服务、文化创意 等领域高端解决方案的创新,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实施“祥云工程” 行动计划,加快推动“感知北京”示范工程建设,大力发展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全 面建设“三网融合”试点城市。优化科技创新环境,逐步形成稳定的产业发展资金 支撑体系,依托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创新 平台,加大对重大技术的研发投入和支持力度,鼓励产学研相结合,支持技术联 盟发展,鼓励国际高端资源与本土企业对接。 九、发展环境创新行动计划 (一)加强领导与管理创新。 加强各级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的组织领导,完善市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决 策咨询机制,统筹开展全市信息化顶层设计,建立全市统筹的政务部门信息化服 务体系。 (二)完善法规标准。 推动完善信息化促进等地方性法规,推进信息安全等地方立法工作,研究制 定基础数据库使用管理、个人信息保护、电子商务管理、信用管理、电子文件互 信互认等方面的标准规范。加快制定“市民卡”一卡多用、传感器标识、物联网专 网应用、基础数据库使用与管理、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与开发利用等全局性的标准 规范。 (三)加强资金统筹。 加强对“智慧北京”建设资金的统筹,引导多方参与“智慧北京”建设,规范信 息化服务市场,推动“大外包”机制,采用建设—转移(BT)、建设—运营—转移 (BOT)等模式加快信息化发展。加强对应用示范区及重点行业(领域)应用示 范的资金、配套措施、技术等方面的支持。 (四)完善信息化人才体系。 鼓励和引导重点企业设立专职首席信息官,完善政府信息化人才考核、表彰、 激励、职业发展等人力资源机制。完善高端信息化人才服务体系和引进计划,对 接中央“千人计划”、北京“海聚工程”和中关村“高端领军人才聚集工程”。 十、组织实施 (一)明确“智慧北京”关键评价指标和重点工作任务分工。 按照本行动纲要规划的发展目标,制定评估区域和行业智慧发展水平的关键 指标体系,明确指标责任主体,形成《智慧北京关键指标责任表》 (以下简称《责 任表》);按照本行动纲要提出的建设内容,明确重点工作任务和责任分工,编制 《智慧北京重点工作任务分工》 (以下简称《任务分工》)。通过《责任表》和《任 务分工》有效指导各单位开展建设工作。 (二)开展“智慧北京”顶层设计。 在市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指导下,市、区县两级信息化主管部门,采用逐 步完善的方式,统筹本级各部门开展顶层设计。 (三)滚动制定部门和区县年度实施方案。 各部门、各区县根据《责任表》和《任务分工》,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制 定年度实施方案,方案经市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审核后,报市信息化工作领导 小组审定。 (四)组织企业参与“智慧北京”建设。 各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组织电信运营商、公共事业单位制定企业应承担的“智 慧北京”建设计划。各部门、各区县积极宣传“智慧北京”发展机遇和政策,引导 和推动相关企业广泛参与。 (五)加强工作调度。 定期召开“智慧北京”工作调度会,

pdf文档 2012-智慧北京行动纲要-北京市人民政府2012年3月7日

行业政策库 > 地方政府机构 > 北京市政策文件-市政府 > 文档预览
6 页 0 下载 47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2012-智慧北京行动纲要-北京市人民政府2012年3月7日 第 1 页 2012-智慧北京行动纲要-北京市人民政府2012年3月7日 第 2 页 2012-智慧北京行动纲要-北京市人民政府2012年3月7日 第 3 页 2012-智慧北京行动纲要-北京市人民政府2012年3月7日 第 4 页 2012-智慧北京行动纲要-北京市人民政府2012年3月7日 第 5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有 1 页可预览,继续阅读
本文档由 张玉竹2022-04-08 10:07:45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安信天行文库的中文名是什么?( 答案:安信天行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