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和规范 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 国办发〔2016〕47 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健康医疗大数据是国家重要的基础性战略资源。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将带来健康医 疗模式的深刻变化,有利于激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动力和活力,提升健康医疗服务效 率和质量,扩大资源供给,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有利于培育新的 业态和经济增长点。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国发 〔2015〕50 号)要求,顺应新兴信息技术发展趋势,规范和推动健康医疗大数据融合共享、 开放应用,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固 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以保障全体人民健康为出发点, 强化顶层设计,夯实基层基础,完善政策制度,创新工作机制,大力推动政府健康医疗信息 系统和公众健康医疗数据互联融合、开放共享,消除信息孤岛,积极营造促进健康医疗大数 据安全规范、创新应用的发展环境,通过“互联网+健康医疗”探索服务新模式、培育发展 新业态,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医疗卫生事业,为打造健康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创新驱动。将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纳入国家大数据战略布局,推进 政产学研用联合协同创新,强化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攻关,突出健康医疗重点领域和关键环 节,利用大数据拓展服务渠道,延伸和丰富服务内容,更好满足人民健康医疗需求。 坚持规范有序、安全可控。建立健全健康医疗大数据开放、保护等法规制度,强化标准 和安全体系建设,强化安全管理责任,妥善处理应用发展与保障安全的关系,增强安全技术 支撑能力,有效保护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 坚持开放融合、共建共享。鼓励政府和社会力量合作,坚持统筹规划、远近结合、示范 引领,注重盘活、整合现有资源,推动形成各方支持、依法开放、便民利民、蓬勃发展的良 好局面,充分释放数据红利,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 (三)发展目标。到 2017 年底,实现国家和省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以及全国药品招标 采购业务应用平台互联互通,基本形成跨部门健康医疗数据资源共享共用格局。到 2020 年, 建成国家医疗卫生信息分级开放应用平台,实现与人口、法人、空间地理等基础数据资源跨 部门、跨区域共享,医疗、医药、医保和健康各相关领域数据融合应用取得明显成效;统筹 区域布局,依托现有资源建成 100 个区域临床医学数据示范中心,基本实现城乡居民拥有规 范化的电子健康档案和功能完备的健康卡,健康医疗大数据相关政策法规、安全防护、应用 标准体系不断完善,适应国情的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模式基本建立,健康医疗大数据产 业体系初步形成、新业态蓬勃发展,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二、重点任务和重大工程 (一)夯实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基础。 1.加快建设统一权威、互联互通的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实施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 按照安全为先、保护隐私的原则,充分依托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和统一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拓 展完善现有设施资源,全面建成互通共享的国家、省、市、县四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强化 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综合管理等应用信息系统数据采集、 集成共享和业务协同。创新管理模式,推动生育登记网上办理。消除数据壁垒,畅通部门、 区域、行业之间的数据共享通道,探索社会化健康医疗数据信息互通机制,推动实现健康医 疗数据在平台集聚、业务事项在平台办理、政府决策依托平台支撑。 2.推动健康医疗大数据资源共享开放。鼓励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采集、 存储,加强应用支撑和运维技术保障,打通数据资源共享通道。加快建设和完善以居民电子 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电子处方等为核心的基础数据库。建立卫生计生、中医药与教育、科 技、工业和信息化、公安、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环保、农业、商务、安全监管、检验 检疫、食品药品监管、体育、统计、旅游、气象、保险监管、残联等跨部门密切配合、统一 归口的健康医疗数据共享机制。探索推进可穿戴设备、智能健康电子产品、健康医疗移动应 用等产生的数据资源规范接入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建立全国健康医疗数据资源目录体系,制 定分类、分级、分域健康医疗大数据开放应用政策规范,稳步推动健康医疗大数据开放。 (二)全面深化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 3.推进健康医疗行业治理大数据应用。加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评估监测,加强居民 健康状况等重要数据精准统计和预测评价,有力支撑健康中国建设规划和决策。综合运用健 康医疗大数据资源和信息技术手段,健全医院评价体系,推动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完善现代 医院管理制度,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布局。加强医疗机构监管,健全对医疗、药品、耗材等收 入构成及变化趋势的监测机制,协同医疗服务价格、医保支付、药品招标采购、药品使用等 业务信息,助推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 4.推进健康医疗临床和科研大数据应用。依托现有资源建设一批心脑血管、肿瘤、老年 病和儿科等临床医学数据示范中心,集成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国家医学大数据资源,构 建临床决策支持系统。推进基因芯片与测序技术在遗传性疾病诊断、癌症早期诊断和疾病预 防检测方面的应用,加强人口基因信息安全管理,推动精准医疗技术发展。围绕重大疾病临 床用药研制、药物产业化共性关键技术等需求,建立药物副作用预测、创新药物研发数据融 合共享机制。充分利用优势资源,优化生物医学大数据布局,依托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 协同研究网络,系统加强临床和科研数据资源整合共享,提升医学科研及应用效能,推动智 慧医疗发展。 5.推进公共卫生大数据应用。加强公共卫生业务信息系统建设,完善国家免疫规划、网 络直报、网络化急救、职业病防控、口岸公共卫生风险预警决策等信息系统以及移动应急业 务平台应用功能,推进医疗机构、公共卫生机构和口岸检验检疫机构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全面提升公共卫生监测评估和决策管理能力。整合社会网络公共信息资源,完善疾病敏感信 息预警机制,及时掌握和动态分析全人群疾病发生趋势及全球传染病疫情信息等国际公共卫 生风险,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与应急响应能力。整合环境卫生、饮用水、健康危害因 素、口岸医学媒介生物和核生化等多方监测数据,有效评价影响健康的社会因素。开展重点 传染病、职业病、口岸输入性传染病和医学媒介生物监测,整合传染病、职业病多源监测数 据,建立实验室病原检测结果快速识别网络体系,有效预防控制重大疾病。推动疾病危险因 素监测评估和妇幼保健、老年保健、国际旅行卫生健康保健等智能应用,普及健康生活方式。 6.培育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新业态。加强健康医疗海量数据存储清洗、分析挖掘、安全 隐私保护等关键技术攻关。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创新发展健康医疗业务,促进健康医疗业务与 大数据技术深度融合,加快构建健康医疗大数据产业链,不断推进健康医疗与养生、养老、 家政等服务业协同发展。发展居家健康信息服务,规范网上药店和医药物流第三方配送等服 务,推动中医药养生、健康养老、健康管理、健康咨询、健康文化、体育健身、健康医疗旅 游、健康环境、健康饮食等产业发展。 7.研制推广数字化健康医疗智能设备。支持研发健康医疗相关的人工智能技术、生物三 维(3D)打印技术、医用机器人、大型医疗设备、健康和康复辅助器械、可穿戴设备以及相 关微型传感器件。加快研发成果转化,提高数字医疗设备、物联网设备、智能健康产品、中 医功能状态检测与养生保健仪器设备的生产制造水平,促进健康医疗智能装备产业升级。 (三)规范和推动“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 8.发展智慧健康医疗便民惠民服务。发挥优质医疗资源的引领作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 整合线上线下资源,规范医疗物联网和健康医疗应用程序(APP)管理,大力推进互联网健 康咨询、网上预约分诊、移动支付和检查检验结果查询、随访跟踪等应用,优化形成规范、 共享、互信的诊疗流程。探索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模式。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基础,推进 居民健康卡、社会保障卡等应用集成,激活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应用,推动覆盖全生命周期的 预防、治疗、康复和健康管理的一体化电子健康服务。 9.全面建立远程医疗应用体系。实施健康中国云服务计划,建设健康医疗服务集成平台, 提供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远程病理、远程心电诊断服务,健全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机制。 推进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与专科医生的数据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健全基 于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的分级诊疗信息系统,延伸放大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有针对性地 促进“重心下移、资源下沉”。 10.推动健康医疗教育培训应用。支持建立以国家健康医疗开放大学为基础、中国健康 医疗教育慕课联盟为支撑的健康医疗教育培训云平台,鼓励开发慕课健康医疗培训教材,探 索新型互联网教学模式和方法,组织优质师资推进网络医学教育资源开放共享和在线互动、 远程培训、远程手术示教、学习成效评估等应用,便捷医务人员终身教育,提升基层医疗卫 生服务能力。 (四)加强健康医疗大数据保障体系建设。 11.加强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制定完善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法律法规,强化居 民健康信息服务规范管理,明确信息使用权限,切实保护相关各方合法权益。完善数据开放 共享支撑服务体系,建立“分级授权、分类应用、权责一致”的管理制度。规范健康医疗大 数据应用领域的准入标准,建立大数据应用诚信机制和退出机制,严格规范大数据开发、挖 掘、应用行为。建立统一的疾病诊断编码、临床医学术语、检查检验规范、药品应用编码、 信息数据接口和传输协议等相关标准,促进健康医疗大数据产品、服务流程标准化。 12.推进网络可信体系建设。强化健康医疗数字身份管理,建设全国统一标识的医疗卫 生人员和医疗卫生机构可信医学数字身份、电子实名认证、数据访问控制信息系统,积极推 进电子签名应用,逐步建立服务管理留痕可溯、诊疗数据安全运行、多方协作参与的健康医 疗管理新模式。 13.加强健康医疗数据安全保障。加快健康医疗数据安全体系建设,建立数据安全管理 责任制度,制定标识赋码、科学分类、风险分级、安全审查规则。制定人口健康信息安全规 划,强化国家、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工程技术能力,注重内容安全和技术安全,确保国家关键 信息基础设施和核心系统自主可控稳定安全。开展大数据平台及服务商的可靠性、可控性和 安全性评测以及应用的安全性评测和风险评估,建立安全防护、系统互联共享、公民隐私保 护等软件评价和安全审查制度。加强大数据安全监测和预警,建立安全信息通报和应急处置 联动机

pdf文档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

行业政策库 > 国家部委机构 > 国务院政策文件 > 文档预览
6 页 0 下载 21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 第 1 页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 第 2 页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 第 3 页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 第 4 页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 第 5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有 1 页可预览,继续阅读
本文档由 侯茹2022-04-25 10:45:10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安信天行文库的中文名是什么?( 答案:安信天行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