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2016-2020 年) 信息通信业是构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提供网络和信息 服务,全面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行 业。随着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加快发展, 信息通信业内涵不断丰富,从传统电信服务、互联网服务延 伸到物联网服务等新业态。 信息通信业是目前发展最快、最具创新活力的领域之一。 “十二五”期间,信息通信业在支撑引领经济社会转型发展、 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国际 上也产生较大影响。“十三五”时期,我国面对更加错综复 杂的国内外发展环境,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转 变发展方式,确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信息 通信业也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 国务院相关文件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编制了《信息通信行 业发展规划(2016-2020 年) 》 。本规划是指导信息通信业未 来五年发展、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推动“四化”同步发展、 引导市场主体行为、配置政府公共资源的重要依据。 一、发展回顾及面临形势 1 (一)“十二五”发展回顾 “十二五”期间,信息通信业总体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行业收入规模稳定增长,转型升级不断推进。2015年,信息通 信服务收入达到1.7万亿元,超额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 其中基础电信企业收入达到1.17万亿元,年均增长5.4%;增 值电信企业收入达到5444亿元,年均增长34.8%。转型升级 稳步推进,2015年,互联网服务业务收入超过1万亿元,占 整体业务收入57.7%。用户普及程度不断提高,消费结构不 断升级。2015年,电话总数达到15.4亿户,其中移动电话达 到13亿户、普及率达到95.5部/百人,3G 和4G 用户占比达到 60%;网民总数达到6.88亿人;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达到57%, 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40%。信息通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城市地区90%以上家庭具备光纤接 入能力,行政村通光缆比例超过75%。建成全球最大4G 网络, 4G 基站规模达到177万个,基本实现城市和县城连续覆盖。 新增7个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互联网架构得到显著优 化。“十二五”期末,跨境陆地光缆连通11个陆上邻国和地 区,国际海缆直接延伸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成8个区域 性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国际出入口业务带宽接近 3.8Tbps。基础设施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光纤接入成为固定 宽带主流接入技术。TD-LTE 成为国际4G 主流标准,形成完 整产业链,国际化水平全面提升。IPv6改造不断推进。节能 2 技术普遍应用,新建大型数据中心 PUE 值普遍低于1.5,单 位电信业务总量综合能耗下降39.7%。云计算与大数据关键 技术和应用实现突破。物联网技术取得局部突破,在物联网 架构、智能传感器、超高频 RFID 以及 M2M 增强技术方面取 得积极进展。行业改革取得实质进展,市场活力进一步激发。 市场开放力度进一步加大。三网融合、移动转售、宽带接入 网业务开放试点稳步推进,IPTV 用户数达到4589万,42家民 营企业获得移动通信转售业务批文、发展用户2059万,61个 试点城市138家(次)民营企业获得宽带接入网业务试点批 文。中国铁塔公司成立,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迈向新高度, 通过共建共享减少新建铁塔数量19.8万个。电信普遍服务补 偿机制取得实质性进展。多项改革举措给行业发展注入新的 发展动力。互联网企业国际影响力迅速增强,网络经济蓬勃 发展。我国已成为全球互联网第二大力量,10家企业进入全 球互联网企业市值前30名,4家企业进入前10名。互联网和 信息技术在各经济领域进一步深化应用,成为两化深度融合 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2015年,电子商务交易 额达20.8万亿元。大型企业纷纷建立开放平台,成为带动大 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渠道。物联网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及 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创新空前活跃,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 机器通信(M2M)市场,通过公众网络实现的 M2M 连接数突 破1亿。行业管理不断完善,安全和应急保障能力不断提升。 3 行业管理重心逐步向互联网转移。部省及跨省协调机制逐步 完善。电信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网络环境治理工作体系逐 步形成。用户权益得到切实保障,个人信息保护力度进一步 加大。网络和信息安全监管体系建设成效明显,网络和信息 安全技术保障体系基本建立,网络安全防护和应急处置能力 显著提升,完成多项突发事件和重大活动的保障工作。出台 通信设施保护标准及相关法规,安全生产态势稳中向好。 我国信息通信业“十二五”期间取得了显著成就,但还 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城乡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和应用等方 面的“数字鸿沟”依然存在,部分人均网络资源和应用水平 指标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二是行业法制法规体系及监 管机制体制不能完全适应新技术新业务快速发展的要求。三 是信息通信领域部分核心技术较为薄弱,关键产品的安全可 控性尚待提升。四是信息通信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程度不 够,互联网在应用水平方面的价值还有待进一步挖掘。这些 不足和困难都需要在“十三五”期间补齐短板,努力突破。 (二)“十三五”面临形势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 建设网络强国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行业快速创新发展的基本 态势没有改变,发展前景依然广阔,但拓展服务范围和领域、 推动转型升级的要求更加紧迫,发展、管理、安全问题交织, 面临更为复杂的挑战。 4 国际竞争面临新局面。“十三五”期间,信息通信领域 成为全球竞争的焦点,并从技术竞争逐步演进到以互联网产 业体系为核心,以网络治理、标准制订、规则主导、产业影 响为重点的体系化竞争,表现形式更加复杂,随着移动互联 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与应用的发展,国际规 则、标准体系、资源分配面临调整变化。“十三五”期间, 信息通信业应抓住重要技术迭代期和新兴业态启动窗口期 的机遇,超前布局信息通信前沿技术,打造完备的产业链, 培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企业,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博弈,增强 国际话语权。 网络经济拓展行业发展新空间。“十三五”期间,国内 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阶段演进的趋 势更加明显。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统性部署将激发出新的 发展活力。中国制造 2025、“互联网+”等一系列战略、规 划的提出为信息通信业拓展新领域、支撑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十三五”期间,信息通信业应以 更加开放务实的姿态主动加强与相关产业的互动,发展壮大 现代互联网产业体系,加快推动信息经济发展壮大,着力在 发挥基础性作用、挖掘基础设施应用潜力、补齐行业短板等 方面取得突破,切实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支撑信息社会发 展。 5 行业管理进入新阶段。“十三五”期间,基于互联网的 跨界融合发展趋势将给行业管理带来新挑战。融合监管、协 同共治成为新的管理趋势,引导市场良性竞争、促进融合创 新业务健康发展、保护用户合法权益、保障网络信息安全、 建立规范包容的管理环境成为行业管理重要内容。 “十三五” 期间,行业管理要主动纳入国家宏观政策框架中,把握行业 技术、业务发展规律,创新管理方法,主动适应新技术新业 务快速发展的要求。 行业“走出去”迎来新契机。“走出去”是信息通信业 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表现形式,我国信息通信业已经拥有具 备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群,成长潜力巨大,“走出去”的诉 求日益迫切。“十三五”期间,围绕“一带一路”战略实施, 国家将推动建设多个合作平台,信息通信业应该把握有利契 机,充分利用多种合作机制,在国家战略引导和行业发展需 求的推动下,拓展合作领域和层次,由通信设备出口和建设 施工为主向电信运营等全产业链拓展。 网络安全面临新挑战。随着新技术新业务发展,互联网 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网络安全威胁和风险日益突出, 并日益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国防等领域传导 渗透。特别是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面临较大风险隐患,网 络安全防控能力薄弱,难以有效应对国家级、有组织的高强 度网络攻击,网络安全形势日趋严峻。“十三五”期间,信 6 息通信业要站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落实网络安全观,进一 步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工作,完善行业网络和信息安全监管体 系,创新理念方法,健全机制手段,提升全行业的安全风险 防控和保障能力。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 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 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推动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推动网络强国建设为中心,以深入推 进信息通信业与经济社会各行业各领域的融合发展为主线, 全面构建新一代国家信息通信基础设施,有效推动宽带网络 提速降费,深入推进转型发展,持续完善行业监管体系,不 断提升信息通信业技术和服务水平及安全保障能力,努力增 强企业国际竞争力,加快构建现代互联网产业体系,拓展网 络经济空间和网络民生服务新模式,支撑“四化”同步发展 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如期实现。 (二)基本原则 创新驱动。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提供 支撑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信息网络环境和资源开放平台,支 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 7 结合的创新体系,在信息通信核心技术研发与应用上,推动 强强联合、协同攻关。创新监管思路和手段,提升行业监管 效能。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行业发展模式。 均衡协调。坚持系统推进行业全面协调发展。保持区域、 城乡协调发展,逐步缩小东西部差距、城乡“数字鸿沟”, 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基础设施建设与信息化应用协调 发展,促进信息通信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开放合作。坚持以开放的姿态与相关行业深度融合发展, 主动适应新技术新业务新业态发展需求,充分利用民资和外 资等资源,加强国际合作,开拓国际市场,积极拓展行业服 务空间。 惠民共享。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 果由人民共享,保障妇女、未成年人和残疾人基本通信权利, 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让亿万 人民在共享行业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 绿色环保。坚持绿色发展,加快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 领域应用,助力传统产业绿色化转型。加强行业生态文明制 度建设,深入推进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支持采用绿色节能技 术和设备。 安全可控。坚持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安全是发展的前提, 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安全与发展要同步推进,大力提升网络 与信息安全保障能力,突破网络与信息安全核心技术并加强 8 安全管理,全天候全方位感知网络安全态势,为维护国家安 全与社会稳定提
2016-工信部关于印发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本文档由 侯茹 于 2022-05-18 10:37:20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