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加快推动企业“上云上平台”行动计划 (2018-2020)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制造强国、网络强国 战略部署,认真贯彻落实 省政府《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 联网的实施意见》 (闽政〔2018〕7 号),通过实施企业“上云上平台”行动, 逐步完善工业互联网生态体系,提升企业互联网应用能力和水平,激发工业发展 新动能, 推动制造业优化升级和工业 数字经济发展 。 二、工作目标 企业上云比例和应用深度走在国内前列,上云意识明显提高,部分行业工业 云服务能力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能力同步提升。到 2020 年,全省上云企业超万家,培育不少于 10 个工业互联网行业示范平台和 100 家以上工业互联网应用标杆企业,工业 APP 超过 3000 个,形成一批具有较 强实力、有效支撑企业“上云上平台”的平台和服务提供商。 三、主要任务 (一)信息化 基础设施上云。 推动企业进行内外网改造,加快云专线应 用,实现快速部署、灵活可变的联网接入云服务。支持企业通过购买 IaaS(基 础设施即服务),按需弹性使用各种云服务器,实现计算资源、存储资源、数据 库、信息安全等信息化基础设施向云端迁移,提高信息化建设的经济性、安全性 和可靠性。鼓励企业使用虚拟桌面与基础应用服务,打造更安全、更低维护成本 的云办公系统。 (二)工具应用软件上云。 推动企业行政、人力资源、财务等管理工具软 件,以及产品数据管理、进销存管理、电子商务等专业应用软件上云,降低应用 软件的投入与维护成本,提高工作协同性与效率。引导企业 CAD(计算机辅助 设计)、CAPP(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CAM(计算机辅助制造)等计 算机辅助工具软件上云,弹性使用设计工具资源与能力,建设云端素材库、案例 库与模型库,实现设计内容的在线分析、管理、共享与重用,显著提高设计作业 效率。 (三)开发环境和核心业务系统上云。 引导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工 业企业信息化部门通过云端获取软件开发、运行、测试环境,以及中间件、分布 式服务构架等专业开发工具,形成高效的系统远程运维能力,降低开发成本,提 高开发效率。支持企业使用基于云端的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PLM)、企业资 源计划(ERP)、供应链管理(SCM)、客户资源管理(CRM)等核心业务系 统,打通内部系统间的信息孤岛,连通外部企业间的资源能力,改进客户服务交 互体验,显著提升经营效率,实现生产营销全过程向云端迁移。 (四)生产 设备和 制造能力上云。 推动工业企业生产设备上云,重点加 快原材料、能源、工程机械、数控机床等行业一批高耗能、高风险隐患、高通用 性、高价值的设备上云。推动设备工作状态的数字化采集和在云端积累,为改进 设备运行质效、优化生产工艺,促进设备能力共享和交易创造条件。支持企业使 用基于云端的 MES(制造执行系统),实现 MES 的弹性和模块化部署。促进 制造流程、生产调度指令、作业执行代码、设备底层数据的互相连通和高效流动, 实现制造能力负荷的可视化和制造决策过程的模型化和最优化,发展制造能力在 线发布、弹性供给、实时对接、精准计费交易等新型商业模式。 (五)工业知识与应用上云上平台。 引导企业、科技人员依托工业互联网 平台将技术原理和设计、工艺、管理等经验知识规则化、模型化和软件化,在平 台或开源社区发布工业 APP、微服务组件,实现特定场景工业知识的沉淀与复 用。围绕离散行业的设计制造协同、生产管理优化、设备健康管理、产品增值服 务、制造能力交易等应用场景,以及流程行业的状态监测、故障诊断、预测预警、 工艺优化、质量控制、节能减排等应用场景,培育推广一批工业 APP。支持企 业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展工业大数据分析应用,实现工业知识的深度挖掘、展示 与复用,扩大工业知识供给。鼓励互联网培训机构针对企业需求开发工业知识教 育类 APP,为企业提供灵活、定制化的职工技能培训服务。 (六)建立工业互联网资源库。 加强工业互联网资源管理和共享,建立全 省工业互联网资源库。重点针对计算、存储、网络等基础设施(IaaS)云服务, 跨行业、跨领域和特定行业、特定区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工业软件化和数据 建模等应用服务,工业互联网安全服务,以及典型应用企业和应用项目,分期分 批向全省征集工业互联网优秀资源,对纳入资源库的单位和项目在宣传推介、供 需对接、财政资金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 (七)增强工业云安全保障。 支持网络安全服务商为工业云平台、企业上 云等提供安全检查、安全预警等安全保障服务,壮大工业云安全服务市场。加强 平台服务商安全体系建设,在物理设施防护、人员管控、应急响应、数据安全、 合规性等环节健全安全机制,强化安全责任。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委托具有相应 资质的信息安全评测机构,定期对相关平台统一开展安全评估和抽查,提示安全 风险,对评估抽查不合格的平台服务商,暂停其参与“上云上平台”相关扶持政 策的资格。 (八)开展示范应用推广。 分行业培育一批工业上云上平台示范标杆企业, 推进工业与互联网融合创新试点示范,重点在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纺织服装、 新能源汽车等行业率先形成示范,带动其他行业推广应用工业互联网新技术、新 模式。支持本省优秀云服务产品纳入全省工业互联网资源库,加大推广应用力度, 培育形成云服务能力标杆。推动大中型企业将信息基础架构和应用系统向云上迁 移,组织省内企业与省内云服务商深入合作,强化宣传、推广、应用,加快形成 品牌、规模、效益,服务和带动全省制造业整体创新发展。 四、实施步骤 (一)启动阶段(2018 年)。 制订《福建省加快推动企业“上云上平台” 行动计划(2018-2020)》,组织召开全省企业上云动员宣贯大会,部署相 关工作;各市、县(区)根据各自职责做好宣传发动和组织推进工作;开展相关 业务培训; 推动不少于 2000 家企业上云。 (二)深入实施阶段(2019 年)。 各市、县(区)围绕区域特色行业, 筛选一批企业开展试点,由云平台服务商携手产业链合作伙伴,帮助试点企业实 施上云,培育标杆示范企业;组织发动企业与各类云平台服务商对接,落实上云 计划;推动不少于 4000 家企业上云,形成一批示范标杆企业。 (三) 规模覆盖阶段( 2020 年 ) 。 全面推进各行业、各领域企业上云 工作,完成行动计划目标任务;实现万家企业上云;对各地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 行考核评估和总结。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协同推进。 在省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统一领导下,各地经信 部门围绕企业上云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年度工作目标、重点和实施步骤。发 挥政府在制定实施标准、营造政策环境、提供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作用,加强整体 规划布局和分步组织实施,引导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加强工作统计监测,定期发 布工作评估通报。建立跨行业、跨领域的工业互联网产学研用联盟,促进跨区域、 跨行业、跨系统对接合作。 (二)开展宣传培训。 支持云平台服务商组织开展各类云应用软件开发商、 解决方案提供商、系统集成商等生态合作伙伴的赋能培训,提升相关企业云应用 开发部署能力。鼓励云平台服务商联合云应用服务商或行业组织开展企业上云宣 传、推介、培训等活动,增强企业上云意识,培育上云市场,促进供需对接。在 省、市、县各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设立企业上云专栏,开展企业上云专题宣 传,推介先进平台,推广典型案例,将上云意识和能力培育纳入中小企业培训的 重要内容。 (三)降低构建成本。 推动 电信运营商提升专网速率,降低企业“上云上 平台”的网络费用及增值服务成本。鼓励公有云平台商降低公有云资源及云化软 件费用,为企业购买使用公有云平台的计算、存储、数据库等基础设施资源提供 优惠服务,加快企业业务系统向云端迁移。 支持云服务商采取优惠折扣等形式 促进企业“上云上平台”。 (四)完善激励机制。 按照“企业出一点 、 平台让一点 、 财政贴一点” 的原则, 鼓励各地将企业“上云上平台”列入产业扶持资金重点支持范围,各级 财政和经信部门每年安排一定资金通过购买服务、发放云服务券等方式给予企业 “上云上平台”补贴。鼓励各类工业园区、产业基地出台政策措施支持企业“上云 上平台”。
2018-福建省加快推动企业“上云上平台”行动计划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本文档由 侯茹 于 2022-05-18 15:46:09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