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首页
频道
法律法规库
安全标准库
行业政策库
安全研究库
项目案例库
会员中心
首页
法律法规库
安全标准库
行业政策库
安全研究库
项目案例库
上传文档
会员中心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十三五”时期信息化发展规划》的 通知 京政发〔2016〕57 号 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 现将《北京市“十三五”时期信息化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北京市人民政府 2016 年 12 月 1 日 北京市“十三五”时期信息化发展规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 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对北京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 共享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始终坚持问题导向、需求牵引、政府引导、 市场驱动,充分发挥信息化的支撑引领作用,以建设新型“智慧北京”为主线,以完善信息 基础设施、构建信息惠民体系、推进城市智慧管理、培育融合创新生态为重点,全面推进大 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民生服务、城市治理、产业升级等重点领域的深 度融合和创新应用,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统筹协调。按照整体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的思路,加强规划建设和运行维护统筹, 妥善处理政府、市场和公众之间的关系,构建条块结合、城乡一体、京津冀协同的信息化发 展格局。 融合创新。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引导传统产业与互联网、大数据深度融合, 培育发展新模式和新业态,实现信息化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 共享普惠。推动信息基础设施及共性平台集约建设、开放共享,以购买服务和政企合作 方式吸引更多市场主体参与,推动公共数据和社会数据融合利用,促进形成惠及全民的信息 服务体系。 安全可控。大力发展自主创新核心技术、产品和服务,着力推进核心技术成果转化和产 业化,加快建设自主可控的信息基础设施,健全完善统筹集约、可信可控的政策法规和标准 规范体系,确保公共信息安全。 (三)发展目标 到 2020 年,信息化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各领域融合创新、升级发展的新引擎和小康社会 建设的助推器,北京成为互联网创新中心、信息化工业化融合创新中心、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和智慧城市建设示范区。 建成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全面建成光网城市,政企用户宽带接入能力达到千兆,百兆 宽带成为主流。第四代移动通信(4G)实现全覆盖,用户突破 2000 万。物联网感知设施和云 计算、大数据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有线电视数字化及高清交互普及率达到 90%。 形成智能化城市管理体系。城市生命线、公共安全、城市规划、市场监管等领域的智能 感知和精准管控能力明显增强,网格化社会服务、城市管理、社会治安实现融合运行、城乡 覆盖,基本形成基于大数据的监测预警和决策支撑体系。公共交通全面实现准点预报,环境 监测和预警预报水平进一步提升。北京城市副中心成为高标准智慧城市示范区。 构建便捷化公共服务格局。体验式消费、线上线下融合服务等新模式广泛普及。公共数 据开放单位超过 90%,行政审批网上办理率超过 95%,教育、健康医疗、公用事业等信息服 务更加丰富,优质教育资源网络共享程度和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覆盖面显著提升。 培育高端智能、绿色融合的产业生态。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新产品、新模式和新业态, 以及跨界融合企业大量涌现,分享经济不断壮大。金融、商务、制造、文化、能源等领域互 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发展水平和企业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生产管理水平大幅提升。 二、完善信息基础设施 (一)升级网络基础设施 提升公共网络服务水平。建设城乡一体、快速高效的全光纤网络,具备全网千兆接入扩 展能力,实现用户签约带宽最低 50 兆、普及 100 兆。推动电信企业进一步提速降费,第四 代移动通信实现有效面积全覆盖,并在北京城市副中心、2022 年冬奥会场馆、2019 年世园 会园区等重点区域开展第五代移动通信(5G)商用示范。持续推进有线电视高清交互网络系统 优化扩容,构建融合智能的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 升级改造政务服务网络。对市级有线政务专网和 800 兆无线政务专网进行网络布局调 整,提高专网设备国产化率,提升网络服务保障能力。研究 800 兆无线政务专网与物联数据 传输专网在宽带数字集群业务方面的融合方案,确保实现业务互通和安全可控。 (二)优化物联网感知设施 完善智能运行感知设施。优化地下管线智能感知监测体系和城市公用设施、建筑、重点 公共场所等的视频监控设备布局,加快建设城市环境感知和自动监测设施,加强对大气、水、 噪声、辐射、土壤等生态环境要素的物联网监测。推进智能停车场、多功能路灯杆、综合管 廊等新型物联网集成载体建设,推进以北斗为主体的导航和位置服务终端布局。建设完善公 共和政务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加强对物联管理对象和感知设备的规范管理,实现各类感知 数据的共享汇聚和整合应用。 建设智慧生活感知设施。整合公共事业、政务、便民生活等服务资源,推动基于数字电 视的智慧生活综合服务云平台和终端设施建设。推动基于互联网和智能硬件的智慧生活服务 设施建设,支持在社区、公共场所、办公楼等区域部署智能服务终端和可穿戴设备应用环境, 支持智能机器人、智能支付、虚拟现实等智能化应用。 (三)建设大数据和云计算基础设施 建设云服务设施。统筹建设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云平台和电子政务内网云服务平台,推 动全市各部门应用系统迁移上云。统筹建设政务数据中心体系,形成以北京城市副中心、市 政务服务中心、市信息安全容灾备份中心、数字北京大厦为核心节点,以若干重点领域数据 中心和区级数据中心为支撑的电子政务发展格局。推动建设交通、医疗、教育、文化等重点 行业的战略性公有云服务平台,在养老、健康医疗、家政服务、旅游休闲等民生领域鼓励发 展公有云服务。 构建数据资源体系。梳理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健全数据采集机制,统筹建设市、区两级 大数据汇聚中心,完善各级业务数据库和人口、法人、空间地理、电子证照、社会信用等基 础信息库,并实现与国家基础信息库对接。建设完善重点领域主题数据库,实现信用、交通、 环保、医疗、教育、旅游、养老等重点领域的数据汇聚和交叉检验。整合房屋建筑、道路交 通、城管执法、园林绿化、公共安全、应急指挥、社会管理等行业数据,建立综合性城市管 理数据库和市情综合数据库。 推动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升级市大数据交易服务平台,建设大数据交易中心,建立公共 数据资源开放共享清单,明确公共数据共享范围和方式,健全数据资源开放共享机制,推动 政务部门和事业单位间数据共享和公共数据开放。制定公共机构数据开放计划,优先开放信 用、交通、医疗、卫生、地理、文化、养老、教育、环保、旅游、农业、统计、气象、市场 监管等领域的政府数据,推动公共数据资源集中开放。引导企业、行业协会、科研机构、社 会组织等主动采集并开放共享数据,加强公共数据与社会数据融合汇聚。 三、构建信息惠民体系 (一)推进公共服务便捷化 整合政务服务信息。以公民身份证号码为唯一标识开展统一电子证照服务,实现群众办 事“一号”申请。建设完善市政务服务中心信息系统平台,实现政务服务事项“一窗”受理、 “一网”办理,并有效对接电子监察系统,确保政务服务事项全过程信息公开和全流程监督 管理。完善“首都之窗”网上政务服务大厅功能,升级完善“北京服务您”市民服务综合平 台,推进北京法人“一证通”应用,建成市民统一身份认证体系。以北京通“一号式”线上 线下惠民服务整合为契机,打造集约便民服务渠道,率先在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落实信 息利民惠民政策。 完善社区信息服务。推进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逐步实现社区公共服务事项 一站式办理。推动水电气热缴费、细颗粒物污染预警、交通诱导等各类公共服务进家入户, 实现网上自助服务。鼓励社会力量建设社区服务电商平台和智慧生活体验店,规范智能菜柜、 智能快递柜等智能服务终端应用,推进社区周边教育、医疗、餐饮、超市、娱乐等服务资源 网上整合,拓展自助服务、社区代办、邮政快递等服务渠道,打造社区“一刻钟”商圈。 加强农村信息建设。建设运行 1000 家益农信息社、200 个智慧乡村和 500 家智能农场, 促进信息化与农村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探索打造以企业为主导、多方共建的智慧乡村 公共服务平台,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完善北京移动农网、村级信息服务站及农村党员干部远 程教育平台等农村信息服务体系。 强化特定人群信息服务。搭建民政、卫生、社保等领域的大数据平台,有效扩展住房保 障资格审核、低保申请复审等民生保障领域的大数据应用,支撑劳动就业、社会救助和扶贫 脱贫等服务功能向社区(行政村)延伸,向城乡劳动者和特定人群提供就业帮扶、社会救助等 信息服务。推进助残信息化应用,推动政府网站和社会媒体的无障碍建设。加强流动人口信 息化服务,实现面向流动人口的购房、子女教育、婚孕等信息的及时推送和在线服务。 (二)推进民生服务智慧化 发展智慧教育教学服务。加快推进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融合创新,推动优质义务教育资 源学区共享和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开放共享。积极推动“互联网+”教育有序发展,搭建教育 云平台,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基于教育大数据创新在线教育教学模式,提供针对不同受教育 人群的智慧教育服务,满足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建设需求。 普及智慧健康医疗服务。完善公共卫生医疗服务信息化体系,实现城乡患者持卡就医、 实时结算。统筹建立市、区两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功能, 推动医疗卫生机构间信息共享,实现电子健康档案社区居民全覆盖。实施数字化医院建设, 建设北京人口健康云。建设养老服务平台和老年人口数据库,建立完善医疗、养老、健康服 务一体化的养老服务体系。推广普及面向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手机、可穿戴设备和急救呼叫设 备,加强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探索养老机构与医院远程医疗合作模式,试点开展定制化养 老医疗健康服务。 推进智慧旅游文化服务。完善“北京旅游网”,推进智慧旅游建设,打造特色景区文化, 发展首都工业旅游。建设 2019 年世界园艺博览会信息平台,建成“智慧世园”。建立旅游 投诉及评价全媒体交互中心,加强旅游市场信息化监管。发展新媒体服务渠道,搭建文化传 播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推进数字文化服务进社区入家庭。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促 进国际文化交流互鉴。鼓励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文化艺术产品交易、影视作品众筹,培育网络 剧、微电影等新型文化业态。 四、推进城市智慧管理 (一)精细管理 综合管理。推广开放式网格化管理模式,推进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城市管理、社会治 安融合运行、城乡覆盖,通过实现与首都之窗、微信、微博等公共平台对接,鼓励市民广泛 参与城市综合管理工作。统筹建设城市管理数字化平台和综合性城市管理数据库,真正实现 感知、分析、服务、指挥、监察等功能“五位一体”、实用高效。统筹建设“多规合一”的 信息管理平台,充分发挥信息化对全市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
2016-北京市“十三五”时期信息化发展规划
行业政策库
>
地方政府机构
>
北京市政策文件-市政府
>
文档预览
47 页
0 下载
28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下载文档
还有
42
页可预览,
继续阅读
本文档由
侯茹
于
2022-05-18 15:57:58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506.33 KB)
收藏
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安信天行文库的中文名是什么?( 答案:
安信天行
)
评论列表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
最新文档
北京市数字经济促进条例
2019-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关于组织实施东城区大数据建设的工作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
2018-《北京市大数据行动计划工作方案》
2017-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卫生与健康事业改革发展的意见
2017-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17年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
2017-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改革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实施意见
2017-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提高北京城市副中心管理水平的意见》的通知
2016-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
2016-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16年修订)》的通知
2016-北京市大数据和云计算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
1
/
47
评价文档
0 个金币
下载文档(506.33 KB)
回到顶部
×
下载提示
文档下载,需要消耗您
0
个金币。
您确定要下载
2016-北京市“十三五”时期信息化发展规划
文档吗?
×
分享,让知识传承更久远
×
文档举报
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
淫秽色情
虚假中奖
敏感信息
人身攻击
骚扰他人
×
收藏文档
收藏文档
请选择收藏夹
请选择收藏夹
没有合适的收藏夹?去
创建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