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 数字政府建设 2023 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苏政办发〔2023〕18 号) 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 《江苏省数字政府建设 2023 年工作要点》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 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 公厅 2023 年 4 月 27 日 (此件公开发布) 江苏省数字政府建设 2023 年工作要点 2023 年是纵深推进数字政府建设的关键之年,要以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 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 神,对照《国务院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发〔2022〕 14 号)和《省政府关于加快统筹推进数字政府高质量建设的实施意见》 (苏政发〔2022〕44 号),立足推动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高品 质生活,深入推进数字政府建设,着力健全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全 面推动行业领域数字化转型,进一步推动政府治理流程再造和模式优化, 不断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和服务效能,以实际行动和丰硕成果展现新征程 上的新气象,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一、着力完善开放共享的数据资源体系 1.巩固数据汇聚治理成效。开展设区市公共数据普查,健全数据目 录系统与部门目录、地区目录实时同步更新机制,协同构建应编尽编、 标准统一、动态更新的全省一体化公共数据目录体系,实现全省公共数 据“一本账”管理。做好已汇聚数据动态更新和新增数据汇聚,强化数 据源头治理、系统治理,推动标准化数据分类入库。加强全流程数据质 量监管和监测评估,健全异议数据处置机制,实现问题数据可反馈、共 享过程可追溯、数据质量问题可定责。在南京、泰州等市探索建设覆盖 政务云网、数据、组件、应用等全要素的数字资源“一本账”管理体系。 (责任单位:省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各设区市人民政府) 2.深化数据共享应用。探索建立省级首席数据官制度,进一步健全 设区市首席数据官制度,推动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形成职 责清晰、分工有序、协调有力的全省一体化数据管理新格局。提升省市 两级公共数据平台标准化、批量化安全交换能力,探索研究“数联网” 新型数据共享融合方式,高效支撑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数据流通共享。 优化五大基础数据库,打造“一人一档”“一企一档”等 30 个主题库、 专题库,强化各部门核心业务库与公共数据平台互通共享,形成基础库、 主题库、专题库、部门业务库分层分级的数据资源库体系。创新数据服 务,建设部门和地区数据专区,扩大国家部委数据回流规模,满足不同 应用场景下的共享需求,公共数据按需共享率达到 97%。建设连云港 “新亚欧大陆桥重要节点城市主要经济指标数据库”,拓展“中欧班列” 数据应用。(责任单位:省政务办、省教育厅、省公安厅、省民政厅、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自然资源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市场监 管局、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大数据管理中心等有关部门和单位,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 3.推进公共数据开放开发。构建公共数据开放体系,拓展开放领域 及规模,编制重点开放数据清单,加快推进教育、交通、公共信用等重 点领域数据安全有序开放,应开放公共数据开放率达到 92%。利用身 份认证授权、数据沙箱、安全多方计算、隐私计算等技术手段,实现数 据“可用不可见”。各地各部门要积极创新数据应用模式,全省新增标 志性开发利用场景 50 个。鼓励各设区市积极探索公共数据确权和授权 运营,支持有条件的设区市建设数据交易所(中心),培育数据要素市 场,推进数据资源开发利用。(责任单位:省政务办、省教育厅、省交 通运输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大数据管理中心等有关部门和单位,各设 区市人民政府) 二、持续扩大电子证照应用领域和互通互认范围 4.强化电子证照制发汇聚。落实省级部门(单位)对行业、领域电 子证照统筹管理责任,建立健全电子证照制发机制,完成所有实体证照 电子化改造,实现电子证照与实体证照同步制发、同时更新,对年限久 远、已经遗失实体证照的,经企业群众申请,要认真组织核验并补发电 子证照。及时发布电子证照清单,并按照“应归尽归”原则,按时更新 证照数据并推送至对应的省、市公共数据平台。(责任单位:省各有关 部门和单位) 5.推动电子证照互通互认。制定完善电子证照互通互认规范和工作 流程,建立健全涵盖业务、数据、技术、管理、安全等方面的电子证照 标准规范体系,推动电子证照数据标准化。健全电子证照应用协同推进 机制,加强跨地区跨部门的证照信息共享、关联应用。建立电子证照用 证清单,纳入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动态管理。(责任单位:省各有关 部门和单位,各设区市人民政府) 6.扩大电子证照应用领域。进一步推进户口簿、身份证、出生医学 证明、职业资格证书、驾驶证、结(离)婚证、不动产权证等个人常用 证照便民应用服务,不断丰富应用场景。推动营业执照、生产经营许可 证、检测认证等电子证照在企业登记、经营、投资和工程建设等高频政 务服务事项中的应用,并进一步拓展到社会保障、医疗保障、住房公积 金、交通运输、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监管等领域。围绕合同订立、人员 招聘、交通出行、文化和旅游等场景与领域,研究探索企业、社会组织、 个人等持证主体之间的社会化应用,不断提升电子证照社会认可度。 (责 任单位:省公安厅、省卫生健康委、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民政厅、 省自然资源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市场监管局、省发展改革委、省 医保局、省交通运输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政务办等有关部门和单位,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 7.开展电子证照融合创新。积极探索利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 术,不断提升电子证照应用智能化水平。以身份证、营业执照等为信任 源点,全面关联企业和群众各类常用电子证照相关信息,推动电子证照 一体化、便利化应用。充分利用政务服务平台及其移动端、自助终端、 人工服务窗口等渠道,便捷企业和群众依申请领取和使用电子证照,做 到线上线下融合、数据同源、同步更新。坚持传统服务方式与智能化服 务创新并行,加强实体证照服务保障,满足老年人、残疾人等各类群体 需求。(责任单位:省公安厅、省市场监管局、省政务办、省大数据管 理中心等有关部门和单位,各设区市人民政府) 三、不断完善现代一流政务服务体系 8.做强“苏服办”品牌。提档升级江苏政务服务网和“苏服办”移动 端,整合城市服务、政务服务移动端,形成动态更新的“苏服办”移动 端标准应用清单,推动 300 个标准应用接入“苏服办”移动端。上线 药品监管、统计、体育等旗舰店,进一步拓宽政务服务应用集成覆盖面。 进一步推进各类身份识别码、“城市码”与“苏服码”对接融合,支撑 更多服务事项扫码办理。(责任单位:省政务办、省公安厅、省人力资 源社会保障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市场监管局、省药监局、省统计局、 省体育局、省大数据管理中心等有关部门和单位,各设区市人民政府) 9.优化提升政务服务能力。提升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能力,健全 统一身份认证基础服务体系,统一用户体系,加大对既有政务信息系统 的整合力度,持续推进“一部门一系统”“一市一平台”整合对接。建 成条块统合、互联互通的业务办理“大系统”,支撑事项统一受理、办 件有序流转、窗口综合出件。充分发挥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一网通办” 枢纽作用,推动政务服务线上线下标准统一、业务融合、服务同质。深 化“苏企通”推广应用,推进行政许可事项标准化建设和政务服务事项 集成化办理,推广“免申即享”“民生直达”等服务方式,打造掌上办 事服务新模式,提高主动服务、精准服务、协同服务、智慧服务能力。 围绕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需求,完善线上线下服务渠道,推进信 息无障碍建设,为特殊群体运用智能技术提供便利。在南通市探索企业 数字证书“一证通行”,整合人社、医保、公积金等领域数字证书,实 现企业一张证书贯通办事。(责任单位:省政务办等有关部门和单位,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 10.扩大“一件事一次办”范围。聚焦企业群众办事创业“堵点”“难 点”,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审批、人才服务等高频“一件事一次办”改革, 推进线上线下融合,拓展“省内通办”、“跨省通办”、长三角“一网 通办”范围。以数字技术助推深化“证照分离”改革,探索“一业一证” 等照后减证和简化审批新途径,持续推进涉企审批减环节、减材料、减 时限、减费用。(责任单位:省政务办等有关部门和单位,各设区市人 民政府) 四、全面推动行业领域数字化转型发展 11.提升经济调节数字化水平。建设经济运行基础数据库,强化经 济趋势研判,提升经济政策精准性和协调性。建设全国中小企业融资综 合信用服务平台省级节点,加强数据归集、整合、共享,优化信用数据 应用服务。推动科技管理与服务信息化建设,提高科技管理和政务服务 数字化水平。加快推进数字工信建设,深入实施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 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推进数字财政建设,开展财政数据创新应用。推 广应用审计系统,提升审计数字化水平。扎实推进地方金融数据库建设, 构建覆盖省、市、县三级的地方金融数字化监管体系。大力推进公共资 源交易市场化改革、法治化运行和数字化转型,实现“不见面”交易向 全流程“不见面”交易提档升级。(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 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省审计厅、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省 政务办等有关部门和单位,各设区市人民政府) 12.提升综合监管数字化水平。优化一体化综合监管平台,贯通行 政执法、市场监管等专业系统,实现监管数据汇聚和共享应用,提升监 管精细化、智能化水平。编制第二批跨部门综合监管事项清单,推动“互 联网+监管”事项与“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事项融合。加快建设省级 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全面应用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管理系统。提 升水事远程执法指挥数字化水平。推广省市场监管数智化平台应用,加 强省市两级平台衔接。加强药械数据分析应用,服务医药产业发展和监 管需求。提升粮食购销领域数字化监管能力。(责任单位:省政务办、 省交通运输厅、省水利厅、省市场监管局、省粮食和储备局、省药监局 等有关部门和单位,各设区市人民政府) 13.提升社会管理数字化水平。以数字化助力社会治理精准化,深 化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打击犯罪、治安联动等方面数据融合应用,着 力提升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社会矛盾纠纷化解、社会治安防控等领域 数字化治理能力。优化完善行政执法监督平台,提高行政执法案件监督 质效。完善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和风险报告系统,强化易灾县和偏远乡镇 的应急通信和移动音视频采集能力,支撑现场应急指挥调度。进一步整 合热线系统,完成“政务问答台”建设,打造全省 12345 热线一体化 平台。深化阳光智慧信访系统应用,提升信访工作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支持镇江市升级智慧消防
江苏省数字政府建设2023年工作要点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本文档由 侯茹 于 2023-06-20 13:59:02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