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交通运输部、人 民银行、国务院国资委、国家能源局等八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推进 IPv6 技 术演进和应用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 2025 年底,IPv6 技术演进和应用 创新取得显著成效,网络技术创新能力明显增强,“IPv6+”等创新技术应用范围进 一步扩大,重点行业“IPv6+”融合应用水平大幅提升;并在技术创新取得显著突破、 产业支撑能力大幅提升、基础设施能力持续增强、重点行业应用成效凸显、安全 保障能力显著提升等方面明确了具体发展目标。《实施意见》围绕构建 IPv6 演 进技术体系、强化 IPv6 演进创新产业基础、加快 IPv6 基础设施演进发展、深化 “IPv6+”行业融合应用、提升安全保障能力等五个方面部署 15 项重点任务。 关于推进 IPv6 技术演进和应用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 工信部联通信〔2023〕45 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党委网信办、发展改革委、教育厅(教委、局)、交通 运输厅(委、局)、能源局,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有关中央企业、中央 金融企业、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高校: 按照《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工业和 信息化部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工作的通知》 (中网办发文〔2021〕15 号)要求,为加快推进 IPv6 技术演进和应用创新发展, 推进数字中国建设,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 大和二十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加强新 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下一代互联网升级演进为主线,以促进 IPv6 技术演 进和应用创新发展、增强 IPv6 规模部署和应用内生动力为目标,打造技术、网 络、设备、应用、安全协同互促的产业生态,构筑下一代互联网创新发展新优势, 积极助力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有力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基本原则 夯实基础,重点突破。持续巩固 IPv6 规模部署和应用既有优势,加快网络基 础设施和应用基础设施升级步伐。抓住 IPv6 演进创新的窗口期,围绕网络协议、 系统设备、基础软件等重要环节,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形成技术引 领优势。 创新应用,需求带动。抓住行业应用的牛鼻子,深入挖掘各行业数字化转型 对网络技术的实际需求,以需求促创新,以应用带市场。充分发挥大型企业、龙 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带动 IPv6 演进发展的技术体系和商业模式创新。 协同推进,融合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产学 研用高效协同,加强产业链上下游联合创新,补齐产业短板,打通产业堵点。推 动“IPv6+”等创新技术与垂直行业融合发展,强化央地联动、政企联动和行业联动, 打好“组合拳”。 安全可信,开放合作。统筹发展和安全,强化技术安全管理和防护手段建设, 做到安全保护措施与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使用。遵循产 业发展规律,坚持全球视野、开放互利,加强国际合作,协同推进国际标准化进 程。 (三)主要目标 到 2025 年底,IPv6 技术演进和应用创新取得显著成效,网络技术创新能力 明显增强,“IPv6+”等创新技术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重点行业“IPv6+”融合应用 水平大幅提升。 ——技术创新取得显著突破。在基于 IPv6 和“IPv6+”的新型网络体系、算力网 络、确定性网络、网络内生安全和绿色节能等创新领域取得显著突破,部分重点 方向的技术能力国际领先,IPv6 演进技术标准体系基本形成,国际标准化贡献率 进一步提升。 ——产业支撑能力大幅提升。初步形成以 IPv6 演进技术为核心的产业生态体 系,网络芯片、模组器件、整机设备、安全系统、专用软件等研发能力持续增强, 分段路由(SRv6)、网络切片、随流检测、应用感知网络(APN)和网络智能化 等成熟的“IPv6+”技术实现产品化落地,在基础网络、行业网络、园区网络、数据 中心等场景中得到规模化应用,建成一批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有力支撑技术创新、 系统试验和产业推广。 ——基础设施能力持续增强。骨干网、城域网、5G 等基础网络基于 IPv6 进 一步升级演进;在企业组网和上云等场景中,新增用户开通的 IP 专线业务 50% 以上采用分段路由等创新技术;新增网络基础设施和应用基础设施规模部署 IPv6 单栈;不再新增部署面向互联网用户的 IPv4 到 IPv4 网络地址转换(NAT)设备, 加快存量设备退网;打造超过 1000 个支持“IPv6+”技术能力的承载网络、企业/ 园区网络和数据中心。 ——重点行业应用成效凸显。政务、金融、能源、交通、教育、制造等行业 和领域,在 IPv6 规模部署基础上实现“IPv6+”技术的广泛应用,每个重点行业形 成 20 个以上应用标杆。支持各 IPv6 技术创新和融合应用综合试点城市先行先试, 加快推动 IPv6 技术演进发展,自主创建 50 个以上“‘IPv6+’创新之城”。 ——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建成高效可靠的 IPv6 网络安全技术手段,IPv6 安全技术创新能力大幅提升,IPv6 网络安全产品和服务广泛应用,IPv6 网络安全 防护与检测监测体系不断优化完善。 二、重点任务 积极协调有序推进 IPv6 技术演进和应用创新发展,以技术创新研究、基础设 施升级先行,筑牢发展基础;打造强健的产业链体系,推动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 设与安全保障能力提升,强化发展保障;加强行业应用创新及推广,研究 IPv6 单栈全面部署时间表,推动网络、终端、应用统一步调,加快向 IPv6 单栈的目 标演进。 (一)构建 IPv6 演进技术体系 1.打造技术领先优势。开展 IPv6 演进技术“揭榜挂帅”行动,积极推动新型网 络体系、算网融合、真实源地址验证体系结构(SAVA)等下一代互联网关键技 术研究。推动 IPv6 与 5G、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的融合创新,支持企业加快 应用感知网络、新型 IPv6 测量等“IPv6+”创新技术在各类网络环境和业务场景中 的应用。 2.强化标准体系构建。建立国家 IPv6 演进技术标准体系,加快 IPv6 国家标准 研制,推动 IPv6 行业融合应用标准制定和落地应用。支持国内企事业单位、科 研机构、高等院校等积极参与 ITU-T、3GPP、IETF、ETSI 等全球标准化活动,贡 献中国技术和方案;积极布局和探索相关领域开源社区、开发者平台等新型协作 方式,持续提升国际标准贡献率和影响力。 (二)强化 IPv6 演进创新产业基础 3.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水平。以 IPv6 演进创新为突破口,鼓励企业加大网络 设备、安全设备、智能终端等相关产品研发投入,构筑整机设备规模化发展优势。 瞄准网络处理器、交换芯片、高速串行接口、可编程逻辑器件、专用软件等产业 链关键环节,充分发挥产业链下游用户企业的需求牵引作用,加强全链条协同联 动,补齐产业链短板,不断提升产业链安全水平。 4.推动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各地方发挥区域产业禀赋优势,以龙头企业、 科研单位为主体形成一批面向技术研究、应用创新、产业合作、方案评估和试验 验证的创新平台和验证中心,推动 IPv6 创新技术面向各类应用场景的解决方案 转化。 (三)加快 IPv6 基础设施演进发展 5.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升级演进。基础电信企业面向行业数字化转型需求,加 快骨干网、城域网、5G 网络升级改造,基于分段路由、网络切片、随流检测、 应用感知网络、服务功能链(SFC)等技术,提升企业专线、家庭宽带、移动终 端等业务服务能力。开展“网络去 NAT”专项行动,向互联网用户分配的 IPv4 私网 地址加快退出。鼓励物联网平台、网关、模组等采用 IPv6 单栈部署,加强基于 “IPv6+”的 5G 承载网研究和试点。强化 IPv6 在园区网络中的应用部署,在 Wi-Fi 6/7 网络中全面使用 IPv6 技术。 6.推进新型数据中心建设。支持数据中心、云服务和内容分发网络企业,基 于分段路由、智能无损、自动管控和应用感知网络等“IPv6+”技术开展网络基础架 构升级,推动新建互联网数据中心和行业数据中心具备 IPv6 单栈部署能力。通 过 IPv6 技术演进升级,促进数据中心、云计算和网络协同发展,不断提升数据 中心间网络传输质量和服务体验。 (四)深化“IPv6+”行业融合应用 7.政务应用。重点推广分段路由、随流检测等“IPv6+”技术在政务网络中的应 用,为系统上云、视频会议等应用场景提供安全隔离、快速开通恢复、重要通信 保障、故障快速定位等服务能力,实现基础设施集约化建设、业务高品质承载、 安全精准管控、运维流程优化,有力支撑政府治理水平全面提升。 8.智慧金融。加快推进“IPv6+”技术在金融机构骨干网和云数据中心部署应用, 并向分支机构和网点延伸,基于分段路由、应用感知网络等技术实现面向应用的 网络质量保障、行为分析和带宽优化,提升网络全流程监控和全场景智能化服务 能力。 9.智慧能源。推进生产网络和数据网络演进升级,聚焦电力系统监控、油气 管道传输监测、油气炼化监测等重点环节,以网络切片、确定性网络等技术提升 网络承载安全性和可靠性,强化对视频监控、视频巡检、生产控制等业务的支撑 能力。 10.智慧交通。支持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智慧化转型,基于 IPv6 海量地址 资源和高质量网络传输等能力,研究推进智慧公路车路协同网络建设,打造精准 定位、高效安全的智慧交通数据网络,鼓励开展行业级自治域节点建设。 11.智慧教育。推动教育业务的云上部署,基于“IPv6+”技术支持学校开展云 上教育教学、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基于分段路由、随流检测等技术建设高质量 传输的教育专网,探索产教融合的创新模式。 12.智能制造。加快“IPv6+”技术在汽车、电子、钢铁、矿业、电力等工业生 产领域的应用推广,推动网络切片、确定性网络、应用感知网络等“IPv6+”技术与 5G、人工智能等相结合,打造高质量工业互联网,满足智能制造发展需求。 (五)提升安全保障能力 13.强化 IPv6 网络安全防护。加强基础电信企业、互联网企业等 IPv6 网络安 全改造和防护管理,落实通信网络安全防护管理有关要求,持续开展 IPv6 网络 和系统单元定级备案,定期开展风险评估和安全检测。强化 IPv6 环境下网络安 全技术手段建设,扩大移动互联网、互联网数据中心等 IPv6 重要网络节点覆盖 范围,强化 IPv6 网络安全威胁监测处置技术能力。 14.加快 IPv6 安全技术创新。组织开展网络安全技术应用试点,遴选 IPv6 环

pdf文档 关于推进IPv6技术演进和应用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

行业政策库 > 国家部委机构 > 国家教育部政策文件 > 文档预览
5 页 0 下载 2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关于推进IPv6技术演进和应用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 第 1 页 关于推进IPv6技术演进和应用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 第 2 页 关于推进IPv6技术演进和应用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 第 3 页 关于推进IPv6技术演进和应用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 第 4 页 关于推进IPv6技术演进和应用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 第 5 页
本文档由 侯茹2023-06-29 15:49:23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安信天行文库的中文名是什么?( 答案:安信天行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