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数字湾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的通知 粤办函〔2023〕297 号 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数字湾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已经省人民政府同 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 题,请径向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反映。 省政府办公厅 2023 年 11 月 7 日 “数字湾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广 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深化实施省委、省政府“湾 区通”工程,加快“数字湾区”建设,制订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 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全面 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坚持问题导向、开放共建、合作 共赢原则,将“数字湾区”建设作为数字广东战略的先手棋 和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化发展的主战场,充分发挥数字政府牵 引和支撑作用,加快带动粤港澳大湾区全面数字化发展,推 进粤港澳三地数字化规则衔接与机制对接,推动高效联通的 数字化新型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充分依托横琴粤澳深度合作 区(以下简称横琴)、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以下简 称前海)、南沙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以下简称南沙)、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以下简称河套)等合作平台先行 先试,以数字化促进粤港澳三地经济发展、公共服务与社会 治理深度融合。建设要素资源充分聚集、畅通流动的智慧城 市群,打造宜居宜业、舒适便利的优质生活圈,推动大湾区 建设成为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 群。 (二)建设目标。 充分发挥数字政府“大平台、大数据、大服务、大治理、 大协同”能力,推动粤港澳数据、人才、物流、资金畅通流 动“要素通”;数字化新型基础设施“基座通”;市场主体 投资兴业“商事通”;数字产业集聚发展“产业通”;社会 数字化治理高效协同“治理通”;公共服务融合便利“生活 通”;粤东粤西粤北加快“数字融湾”。通过“数字湾区” 建设,牵引带动大湾区全面数字化发展,打造全球数字化水 平最高的湾区,数字化成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高质 量发展的新引擎。 (三)实施步骤。 2023 年,启动“数字湾区”建设,粤港澳三地建立“数 字湾区”联合工作机制,并在智慧城市共建、政务服务“跨 境通办”、泛公共服务与资讯聚合、数字化招商引资、数字 化人才培养、数字化均衡发展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 2024 年,粤港澳三地通过数字化合作,在推动要素资 源流通、数字产业集聚发展、新型基础设施连通、社会数字 化治理等方面,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 共建模式,数字化成为大湾区建设的重要推动力。 2025 年,基本完成“数字湾区”建设任务,实现大湾 区数字化规制规则有效对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高效联通, 计算能力、存储能力均衡发展。“数字湾区”建设成为大湾 区新的经济增长点,“数能”成为驱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的新动能。 二、主要任务 (一)以数据流动带动要素市场化,实现湾区发展“要 素通”。 1. 推动数据要素合规高效、安全有序流通。探索建设“港 澳数据特区”,实施“南数北上、北数南下”计划,运用隐 私计算、安全隔离、可信验证等关键技术,加强跨境数据流 通服务与分类管理,确保数据安全、使用合规和范围可控。 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围绕社保、户籍、婚育、教育、 医疗、创业、养老、交通等高频公共服务数据需求,探索推 行数据跨境流通“白名单”制度,通过纳入数据授权跨境目 录、数据主体授权等模式,实现数据安全有序跨境。建设全 国一体化算力网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枢纽韶关数据中心集 群,探索在特定区域建设离岸数据中心,为粤港澳三地提供 数据跨境服务。 2. 建设互通的数据要素网络。按照国家数据跨境安全管 理法律法规要求,整合粤港澳三地网络、算力、存储、数据 等资源,探索构建大湾区数据综合业务网。支持政府部门和 企业接入开展数据可信流通交易。探索在数据交易、普惠金 融、供应链等领域开展业务场景试点,深化产业链、供应链 数字化转型,形成规范有序的数据要素市场基础运营体系。 支持符合相关资质条件的商业银行开展内部数据跨境流动 试点。充分依托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深圳中心,支持鹏 城“云脑”、珠海横琴先进智能计算平台、东莞大科学智能 计算平台建设,助力大湾区企业和科研机构提升算力使用和 原创算法迭代效率。 3. 建设数据要素统一大市场。推动建立大湾区统一的数 据资产登记规则,探索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实现公共数据与 社会数据融合应用。鼓励“开放广东”、香港“资料一线通” 等平台协同共享,免费向社会开放更多公共数据。推动粤港 澳三地合作建立数据要素集聚发展区,培育数据经纪人、数 据商及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等产业生态。支持广州、深圳数 据交易所创建国家级数据交易所,建设市场制度、交易规则 和平台载体统一的大湾区数据要素交易市场。 4. 打造数字化人才聚集高地。推动粤港澳三地协同引才, 对接大湾区产业发展需求,联合制定人才需求目录。优化“居 住在港澳、工作在内地”等柔性引才机制,通过产业集聚, 吸引更多高水平数字化人才在大湾区创业就业。充分发挥粤 港澳三地高校、科研院所和数字化龙头企业资源集聚优势, 加强数字化领域产学研合作,促进科研成果市场化应用。加 强数字化人才培养,深入开展“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展 翅计划”,加强政数学院建设,为大湾区青年提供数字化培 训、实习与交流平台,培养复合型数字化人才队伍。开展大 数据工程技术、网络空间安全人才职称评价,加强人工智能 人才评定与培养,建立健全符合大湾区实际的数字化人才职 称评审制度,加强国家相关资质评审标准在港澳地区推广。 依托全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大会、粤港澳大湾区博士博士 后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人工智能双创比赛等赛事活动,加 快大湾区数字化人才高地建设。支持港澳充分发挥国际科研 合作平台的独特优势,引进内地及世界的创科领军人才、科 研团队和企业,促进跨领域科研合作。 5. 推动大湾区要素市场化。充分发挥数据作为“生产要 素的要素”的独特作用,加快数据要素在粤港澳大湾区便捷 流动,推动大湾区科技、人才、资本、土地等要素市场紧密 融合。通过数据推动大湾区要素市场化,有效激发传统要素 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价值。 (二)夯实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实现湾区数字化“基座 通”。 1. 建设高速泛在融合的网络基础设施。推进大湾区 5G 网络深度覆盖,完善城际骨干传输网络,扩大粤港澳互联网 络带宽,打造连接粤港澳三地的世界级无线城市群。加强国 家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建设,全面提升大湾区网络互联互通 质量。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量子通信骨干网,实现与国家 广域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网络对接。依托大湾区技术、人才、 制造、产业优势,高水平建设鹏城实验室,积极推进深圳国 际量子研究院建设,构筑通信网络领域及量子科技领域高端 创新平台。推进未来网络试验设施(深圳)建设,积极谋划 太赫兹科学中心、工业互联网创新基础设施等更多重大数字 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动“粤基座”数字政府新型基础设施 智能管理平台建设,赋能要素畅通流动。 2. 推进三地算力融合发展。落实国家“东数西算”战略, 加快一体化算力网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枢纽节点建设。建设 下一代互联网国家工程中心粤港澳创新中心,打造种类齐全、 布局合理的算力基础设施,推动大湾区算力基础设施共建共 享。整合粤港澳三地算力资源,在广州数据交易所现有平台 基础上,做优大湾区算力资源共享发布平台,推进算力资源 统一调度。推动重点领域关键技术攻关以及算力、数据、应 用资源集约化服务创新,促进算力资源普惠共享,吸引港澳 企业更好利用广东优质算力。坚持计算能力与存储能力建设 并举,同向发力,更大程度发挥“东数西算”韶关节点数据 产业集群效能。积极推动建设国际海缆登陆站、区域性国际 互联网出入口等跨境数据传输安全基础设施。 3. 强化网络和数据安全防护合作。推动建立大湾区网络 安全协调联动机制,开展以信息共享共治为核心的基础框架 研究,建立健全大湾区网络安全信息通报预警机制。探索建 立大湾区网络安全标准体系,促进网络安全信息共享、推动 网络安全资质互认,实现区域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共同应对 重大网络安全事件,提升大湾区网络安全综合保障能力。搭 建涵盖可信身份、可信数据和网络行为等关键要素的大湾区 电子认证互认平台。加强重要数据和个人信息跨境流动发现、 阻断和溯源等监管能力建设,切实保障数据安全。 (三)以数字化赋能投资兴业,实现湾区企业“商事通”。 1. 优化市场主体经营全链条服务。发挥“粤商通”平台 覆盖活跃市场主体优势,推动与香港、澳门经贸合作信息平 台融合对接,为大湾区企业提供开办、融资、税务、政策兑 现等营商全链条、掌上办服务。优化广东政务服务网港澳企 业服务专版,提升“粤智助”政府服务自助机便企服务功能, 探索在港澳地区投放并提供常态化服务。 2. 强化大湾区招商服务。在粤港、粤澳“跨境通办”机 制下,依托“投资广东”平台搭建大湾区招商平台,汇聚粤 港澳三地招商引资政策、服务渠道与资源,动态更新招商数 据库和招商地图,为供需双方提供资源互通、服务融合、项 目对接、园区展示等服务,助推粤港澳三地政府精准高效招 商和企业需求对接。围绕项目从签约落地到开工建设全流程, 加强审批系统与水电、能源、用工等公共服务系统互联互通, 优化项目准入、用地审批、能评、环评等涉企事项审批流程, 提升企业建设项目审批效率。优化提升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导 办帮办等服务,高效服务项目落地。 3. 强化市场主体诉求响应。探索市场主体诉求响应平台 与香港、澳门特区政府服务平台联动,推动市场主体诉求提 交、分办、解决和监督全流程闭环管理,提升诉求解决时效 和质量。依托“粤省心”12345 便民服务热线平台,优化智 能客服、智能派单、智能质检等,为企业提供精准化、全天 候诉求解决渠道和服务。 4. 提升数字化通关效率。加快推进大湾区货物通关便利 化,争取国家支持,基于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合作,推动 粤港澳三地港口、机场的物流数据、申报数据等共享,探索 作业无纸化、“多式联运”等更为便利可行的商贸通关措施。 加强粤港澳三地船舶安全检查协同信息平台建设,降低货物 通关成本,缩短货物流通链路。充分运用数字化手段,推动 大湾区居民出入境和通关便利化,加快推动“高精尖缺”人 才便利跨境通关,推动港澳居民与内地居民出入境通关查验 系统联通融合,推动香港出入境自助“e-道服务”。大力推 进大湾区城际客运公交化运营,
“数字湾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本文档由 周晴 于 2024-01-05 09:27:42上传分享